和参政丁侍郎从驾出猎
诏跸承冬令,郊畿辟狩场。
钩陈来作卫,袀服正腾装。
表野千旌合,舒围万骑张。
清尘风效职,捧辔日呈祥。
宝畤遥惊翟,天弧即射狼。
林空平陆险,云断见鹰扬。
猛圈聊夸汉,恩罗遂祝汤。
数功浮白饮,均惠割鲜尝。
别苑黄山外,仙城北斗傍。
辅臣忠力盛,余思满雕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冬季时刻,皇帝的车驾来到了京郊的狩猎场。
护卫们身穿整齐的军装,环绕着皇室的成员。
皇帝的旗帜树立在野外,马队秩序井然地围成一圈。
清新的空气中,忠诚的侍从们履行着他们的职责,手握缰绳,充满吉祥的气氛。
皇家祭坛遥远的地方响起了猎鹰的声音,天弓拉满准备射击恶狼。
丛林和陆地都显得空旷而安全,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矫健的老鹰在空中翱翔。
有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圈起猎物,正如汉代的人们所做的那样,感谢天地间无尽的恩赐。
我们举杯庆祝每一次成功的狩猎,分享新鲜的猎物,品尝它们的美味。
我们的宫殿坐落在黄山的边缘,天上的北斗星照耀着这里。
大臣们的忠诚和勇气成为了传颂的故事,充满了我的思绪。
去完善
释义
《和参政丁侍郎从驾出猎》 注释:
1. 和参政丁侍郎:这首诗是作者宋庠与参政丁侍郎共同创作的。
2. 诏跸:皇帝出行时的车队。
3. 冬令:冬季。
4. 郊畿:都城附近的地区。
5. 辟:开辟。
6. 狩场:狩猎的场地。
7. 钩陈:皇帝的侍卫。
8. 袀服:军队的服装。
9. 表野:表示田野宽广。
10. 千旌:形容旗帜众多。
11. 舒围:布置包围圈。
12. 张:展开。
13. 清尘风:清新的风尘,指皇帝出行时马匹带动的风尘。
14. 捧辔:手捧马缰绳,指皇帝乘坐的马车。
15. 日呈祥:阳光照耀下的吉祥景象。
16. 宝畤:祭祀黄帝的地方。
17. 天弧:天神射箭的样子,这里指皇帝的弓箭。
18. 狼:比喻敌人。
19. 林空:树林间的空旷地带。
20. 平陆险:陆地上的安全地点。
21. 云断:乌云散去。
22. 鹰扬:雄鹰飞翔的样子。
23. 猛圈:勇猛的狩猎区域。
24. 汉:汉代,这里指汉代的狩猎盛况。
25. 恩罗:帝王的恩典。
26. 祝汤:祈求皇帝长寿。
27. 数功:清点狩猎的收获。
28. 浮白饮:斟满酒杯痛饮。
29. 均惠:平分恩赐的食物。
30. 别苑:皇帝的行宫。
31. 黄山:指皇帝的狩猎之地。
32. 仙城:神秘的都城。
33. 北斗傍:北斗星附近。
34. 辅臣:辅助皇帝的大臣。
35. 忠力盛:忠诚的力量强大。
36. 余思:剩余的思考。
37. 满雕章:充满雕刻的美丽篇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帝冬季狩猎场景的诗歌。诗中通过一系列细腻而壮观的描绘,展现了皇家的气派和皇帝的英武。例如,"诏跸承冬令,郊畿辟狩场"两句便点明了冬季出猎的季节和地点,同时也体现了皇帝的威严。接下来的"钩陈来作卫,袀服正腾装"则描绘了护卫们的整装待发,以及皇帝出巡的盛况。在表现皇家狩猎的气派的同时,作者还不忘关注狩猎场面的生动描绘,如"林空平陆险,云断见鹰扬"等诗句,通过描写捕猎者矫健的身姿和猎鹰敏锐的眼神,展示出狩猎的紧张刺激。全诗语言华丽,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皇家狩猎的壮观场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参政丁侍郎从驾出猎》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宋庠正担任翰林学士,跟随皇帝出猎。在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宋庠作为当时的文人领袖,深受皇帝信任。
在这段时间里,宋庠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一度受到皇帝的宠信,官至参政,但同时也因政治斗争而遭受挫折。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对宋庠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当时的社会崇尚文学、艺术,士大夫阶层热衷于谈论诗词歌赋,这为宋庠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北宋时期的社会矛盾也逐渐显露,民生疾苦、政治腐败等问题也促使宋庠关注现实,抒发自己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