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
一室星辰入,平居社稷忧。
萤飞原有夜,蝉远不胜秋。
短发千方误,中年万事休。
摩挲门外柳,坎止亦乘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宁静的生活让我担忧国家大事。萤火虫在夜晚飞舞,秋蝉离去让秋天更显萧瑟。短发的我已有成千上万的错误,中年时期的我万事宜谨慎行事。抚摸着门外的柳树,遇到挫折也要勇往直前。
去完善
释义
1. 星辰:指满天的星星。这里可以理解为房间的窗户外面有很多星星。
2. 平居:指平日家居;平时生活。
3. 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4. 萤飞:萤火虫在夜晚飞行。
5. 蝉远:指蝉声远去。
6. 短发:指年龄还不大。
7. 千方:千方的意思是千方百计,这里可以理解为想方设法。
8. 中年:四十岁至六十岁的年纪。
9. 万事休:万事皆休的意思,表示什么事情都不管了。
10. 摩挲:用手抚摸、抚摩。
11. 门外柳:指的是门前的柳树。
12. 坎止:指困顿不前。
13. 乘流:顺着水流方向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抒情诗。首联“一室星辰入,平居社稷忧”描绘了诗人在室内仰望星空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社稷的忧虑。这种忧虑体现在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颔联“萤飞原有夜,蝉远不胜秋”通过描述夜晚的萤火虫和秋天的蝉鸣,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颈联“短发千方误,中年万事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半生的回顾和反思。这里,诗人以“短发”和“中年”来比喻自己的年龄和经历,表现出对自己过去的错误和遗憾的感慨。同时,这两句诗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即人生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憾,但到了中年阶段,就应该学会放下,接受命运的安排。
尾联“摩挲门外柳,坎止亦乘流”表达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在这里,诗人以抚摸门前的柳树为喻,意味着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难和不测,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应自然,享受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忧虑、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人生的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一室》是南宋诗人苏泂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宁宗时期(1194-1224年),这个时期是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苏泂已是一位年长的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也在南宋初年见证了国家的复兴和发展。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述自己的书房和书籍,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许多文人墨客聚集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文化。这种文化氛围对苏泂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更加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