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岳州
五更鼍鼓忽逢逢,舟子闻晴上北江。
推枕一兵辞画戟,开门三骑到篷窗。
鹿鸣厚意陈箱篚,伐木深情缀酒腔。
小雅风流千古在,飞吟亭下此心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更时分战鼓突然响起来,船夫听到晴天来临准备前往北江。
放下枕头,一个士兵告别画戟,打开门有三匹马来到船舱窗口。
表示友情的礼物摆在桌子上,伐木工人饱含深情的歌声点缀着美酒的氛围。
《诗经·小雅》的风流千古流传,飞吟亭下我心灵受到震撼。
去完善
释义
《别岳州》:本诗是南宋诗人项安世所作的一首告别诗。项安世,字平父,号无拟居士,浙江义乌人,以文学见长,尤工于古体诗歌。
1. 岳州:古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一带。
2.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是指天将破晓之时。
3. 鼍鼓:一种用鳄鱼皮制作的鼓。
4. 逢逢:形容鼓声的响亮。
5. 舟子:船夫,这里指的是驾船的人。
6. 上北江:乘船向北江方向行进。
7. 推枕一兵:指起床整理军容。
8. 画戟:古代的兵器,用于仪仗。
9. 开门三骑:指骑马来到门前的人。
10. 鹿鸣:《诗经·小雅·鹿鸣》篇名。
11. 厚意:深厚的情意。
12. 陈箱篚:打开箱子拿出礼物。
13. 伐木深情:指《诗经·小雅·伐木》篇。
14. 酒腔:指饮酒时的声音。
15. 小雅风流:指《诗经·小雅》中的诗歌风格。
16. 飞吟亭:古代诗人的聚会之地。
17. 心降:心境变得平静。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别岳州》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佳作,通过对五更天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岳州时的情感。开篇“五更鼍鼓忽逢逢”一句,以五更时分响起的鼍鼓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舟子听到晴天时的喜悦以及他们在北江上的忙碌,展现出诗人在岳州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推枕一兵辞画戟,开门三骑到篷窗”两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刻的心情。画面中,诗人与友人告别,表达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用“鹿鸣厚意陈箱篚,伐木深情缀酒腔”两句来表达对友情的深厚感情。他借用《诗经·鹿鸣》中的意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通过“伐木深情缀酒腔”这一形象生动的画面,诗人进一步展现了他在离别之际的深情厚谊。
最后,诗人以“小雅风流千古在,飞吟亭下此心降”收尾,表达了对《诗经·小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真挚情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岳州》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项安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我国历史正处于一个战乱频繁、政权更迭的时期。
在创作此诗时,项安世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早年担任地方官吏,后因抗金有功而晋升为监察御史。然而,随着政局的变动,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在这段人生旅途中,他目睹了国家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使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也是一幅动荡不安的画面。金朝的入侵使得中原地区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在这个背景下,文人墨客纷纷拿起笔来,抒发心中的愤懑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项安世也不例外,他用诗歌作为武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别岳州》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这首诗中,项安世以岳州为背景,通过对景物、人物以及历史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爱。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成为了南宋文学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