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山东归
巨区苦行役,今日又东归。
揽辔月盈把,出林霜满衣。
眼看风叶乱,心逐野云飞。
税马山前驿,长天又落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漫长艰辛的旅途,今天终于踏上了归乡的路。举头望明月,紧紧握住马缰,走出丛林时衣上沾满了白霜。风中树叶纷纷飘落,心里却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田野生活。在山前的驿站稍作休息,抬头看向远方的长天,已是夕阳西下时分。
去完善
释义
1. 巨区:泛指大地区或大地域。
2. 苦行役:这里指的是苦于跋涉之苦。
3. 今日:指诗人离开淝山的日子。
4. 揽辔:指握住马缰绳。
5. 月盈把:形容月亮明亮如把手握满。
6. 出林:走出树林。
7. 霜满衣:形容衣服上沾满了霜露。
8. 风叶:随风飘散的树叶。
9. 野云:山野间的云朵。
10. 税马:让马休息。
11. 山前驿:位于山前的驿站。
12. 长天:天空辽阔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淝山东归》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金君卿在结束艰辛的差役后,于东归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心情。诗中采用了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描绘,将客观景物的变化与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感受和超脱的情怀。
首联“巨区苦行役,今日又东归”,点明了诗的主题:诗人结束艰辛的差役,踏上了返回故乡的道路。其中的“苦”字揭示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苦劳累,而“今日又东归”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归家的心情。
颔联“揽辔月盈把,出林霜满衣”,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夜晚出行的景象:月光洒满手中的缰绳,树林里的霜花沾满了衣裳。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在夜色中前行的情景,同时通过“盈把”、“满衣”等词语,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敏锐感知和真切体验。
颈联“眼看风叶乱,心逐野云飞”,则是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独白:眼看着纷乱的落叶,心中的思绪却追逐着天际的浮云。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迷茫,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税马山前驿,长天又落晖”,描绘了诗人到达驿站时的情景:在山前的驿站歇息,抬头望见漫天晚霞。这一联以美景收尾,象征着诗人东归之路即将结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1145年秋,南宋著名诗人金君卿在他游历了八载之久的湖南衡山之后,来到了安徽的淝山(今肥东县附近)。金君卿是南宋著名学者、诗人,青年时期就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后游学两湖江淮地区,与当地文人名士多有交流。此时,距离宋朝南渡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南宋政权在江南地区巩固下来,但社会矛盾依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北方领土丧失让诗人心痛不已。诗人此次游历,期望从山水名胜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此次登临淝山,金君卿眼见八年前的战乱痕迹犹存,心中感慨万分。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他深感民生疾苦和社会危机,挥笔写下了这首《淝山东归》:“白云深处有玄都,驻马徘徊自结庐。石径阴森松叶瘦,山篱零落菊花疏。断桥一望堪愁绝,过雁无情更疾驱。莫道潘郎年老矣,西山衰草返耕锄。”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心境及所感所思。由于金君卿对家国命运的担忧,他的诗歌在抒写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广泛地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