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忆梅寄朱公美
七度经春不见梅,水边亭下独徘徊。
因思昨夜腊前雪,定是此时花盛开。
远信浪从江外至,新声刚向笛中来。
如何便得南归去,共把清香醉几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七个春天还未见到梅花,在水边的亭子下独自徘徊。
想到昨晚在冬至前的降雪,肯定是这个时候花朵盛开。
远方的信件随波浪从江边传来,新的曲子刚刚通过笛子传入耳中。
如何才能顺利地回到南方去,共同品味梅花的清香,陶醉其中不知多少次。
去完善
释义
1. 七度经春:七次经过春天。
2. 水边亭下:指在水边的亭子里。
3. 腊前雪:即梅花开放前的那场雪。
4. 定是此时:一定是这个时候。
5. 远信浪从江外至:远方传来的消息像波浪一样从江边传来。
6. 新声刚向笛中来:清新的音乐刚从笛子中吹奏出来。
7. 如何便得南归去:如何能立即回到南方去。
8. 共把清香醉几回:共同品味梅花的清香,一起陶醉在它的美丽之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金君卿所作,描绘了他对梅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朱公美的深切怀念。诗人在春天里七度未见梅花,在水边的亭子里独自徘徊,想象着昨夜的腊前雪和此时的梅花盛开景象。远方的消息随着江水传来,笛子吹奏出美妙的旋律。诗人渴望能够回到南方,与友人一起欣赏梅花的清香,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忆梅寄朱公美》是宋代诗人金君卿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时期,大约公元960-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受到理学的影响,诗歌注重格律和理性表达。
金君卿生活在南宋年间,曾任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官职。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就包括朱公美。两人因为共同的文学爱好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道扬镳。金君卿在离别的日子里,常常怀念与朱公美的美好时光,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赋得忆梅寄朱公美》。
当时正值冬季,梅花盛开,这激发了金君卿对友情的深深感慨。他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朱公美深切思念之情。此外,金君卿还借助于梅花的高洁品质,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纯洁的友情。这首诗歌成为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流传后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