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家效陶

标题包含
田家效陶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邺(约公元816年-约公元875年),字邺之,又字邺峰,唐末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出身贫寒:曹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以砍柴为生,一边劳动一边读书。 2. 科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黑糯米煮熟后用来酿制美酒,绿色的庄稼收割后用牛车运送。 无论是大姑还是小叔都常常在身边,然而他们笑着谈论的长安城却在天边之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黑黍:黑色的高粱,用于制作黄酒等。 2. 舂(chōng):将谷物去皮或去壳的过程。 3. 青禾:绿色的禾苗,指未成熟的稻谷。 4. 刈(yì):割取,这里指收割稻谷。 5. 驱牛载:用牛车运送稻谷。 6. 大姑小叔:指家中的亲戚,这里指农家生活中的家庭成员。 7.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家生活的诗歌。诗人以黑黍和青禾作为意象,展现出丰收的景象以及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酿酒饮”与“驱牛载”两个动作的并列,暗示了农民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情。而“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则传达了农民们虽然身处乡村,但对繁华的长安城并无羡艳之情,反而觉得那里的生活遥远且陌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普通农家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家效陶》是唐代诗人曹邺的一首田园诗。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创作于唐宪宗时期(公元806年-820年),这一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曹邺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曾任江西观察使幕僚、侍御史等官职,但终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从而转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在《田家效陶》中,曹邺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绘,表现出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拼搏精神。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过上宁静田园生活的遗憾。总的来说,这首诗歌体现了曹邺在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下,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