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垂鞭
朱粉不须施。
花枝小。
春偏好。
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
琵琶金画凤。
双条重。
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
黄蜂花上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朱粉不必涂抹。
花儿娇小美丽。
春天格外喜欢。
娇媚之情接近胜过衣物。
轻罗衣带红雾下垂。
琵琶上的金画凤凰图案。
两条丝带重叠。
疲惫的眉毛低垂。
啄木鸟的声音缓慢。
黄蜂在花朵上飞舞。

去完善
释义
1. 朱粉不须施:朱粉,指化妆品;施,涂抹。这句诗的意思是:不需要涂抹化妆品。
2. 花枝小:花枝,指女子;小,美丽。这句诗的意思是:女子的美貌如花儿一样美丽。
3. 春偏好:春,指春天;偏好,喜欢。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是人们喜欢的季节。
4. 娇妙近胜衣:娇妙,指女子的娇美;胜衣,胜过衣物。这句诗的意思是:女子的娇美之态甚至超过了衣物。
5. 轻罗红雾垂:轻罗,指轻薄的罗衣;红雾,形容罗衣的颜色;垂,下垂。这句诗的意思是:轻薄的红罗衣随风下垂。
6. 琵琶金画凤:琵琶,一种弦乐器;金画凤,指琵琶上的金色凤凰图案。这句诗的意思是:琵琶上的金色凤凰图案。
7. 双条重:双条,指双弦;重,沉重。这句诗的意思是:双弦的琵琶声音沉重。
8. 倦眉低:倦,疲劳;眉低,眉毛低垂。这句诗的意思是:疲劳的眉毛低垂。
9. 啄木细声迟:啄木,指啄木鸟;细声,细小的声音;迟,缓慢。这句诗的意思是:啄木鸟的叫声缓慢而细碎。
10. 黄蜂花上飞:黄蜂,指蜜蜂;花上,在花朵上。这句诗的意思是:蜜蜂在花朵上飞舞。

去完善
赏析
《醉垂鞭》是宋代诗人张先的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词。诗中通过对花枝、轻罗、琵琶等物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通过女子的姿态和动作,传达出她的娇美和愉悦之情。
首句“朱粉不须施”,意味着女子不需要涂抹过多的化妆品,她的自然之美就已经足够吸引人的目光。接下来,“花枝小”描绘了女子如花朵般娇小的身材,而“春偏好”则表达了春天正是她最美的季节。
在“娇妙近胜衣”一句中,诗人用“娇妙”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而“近胜衣”则暗示了她的美丽已经超过了衣物的衬托。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形象,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女子的美丽。
“轻罗红雾垂”一句,诗人用“轻罗红雾”来描绘女子的衣物,而“垂”字则表现了女子的优雅姿态。这种描绘让人仿佛能够看到女子在春风中摇曳的身影。
在“琵琶金画凤。双条重”一句中,诗人用琵琶和双条来象征女子的美貌和才华。而“金画凤”则暗示了女子的高贵气质。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富有诗意。
最后,“倦眉低。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三句,诗人通过对女子倦眉、啄木鸟和黄蜂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种描绘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氛围。
总的来说,《醉垂鞭》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词,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女子的娇美。这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美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垂鞭》是宋代著名词人张先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90年至1078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张先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生活在这个时代,深受其影响。
张先一生经历了五代十国、宋初和北宋中期的历史变迁,他在朝廷任职多年,历任翰林学士、尚书郎等职。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受到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醉垂鞭》这首词中,张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背景。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