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

标题包含
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
醉笑相逢能几度。为报江头春且住。主人今日是行人,红袖舞。清歌女。凭仗东风教点取。 三月柳枝柔似缕。落絮尽飞还恋树。有情宁不忆西园,莺解语。花无数。应讶使君何处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先(990年-1078年),字子野,北宋著名词人。他出生于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后中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地方官职。晚年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查看更多
李铭_6137
去完善

译文
能有多少次欢笑相聚的时光?请告诉江边的春天停下来等我。今天我成了客人,主人在跳舞,还有美丽的女子在唱歌。借着东风帮我传达爱意。 三月的柳树枝条如丝般柔软。飘落的柳絮仍然依恋着树干。有情感的话谁会忘记那美好的花园?黄莺儿懂得言语,花儿千千万。它们应该会惊讶于我去了哪里吧。
李铭_6137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渝州:即重庆。 2. 红袖舞:指穿着红衣的舞者。 3. 清歌女:唱清歌的女性。 4. 东风:春天的风。 5. 西园:这里指的是花园或者果园。 6. 莺解语:黄莺懂得说话,形容莺鸟啼鸣的声音动听。 7.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李铭_6137
去完善
赏析
《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篇。上阙通过描述“醉笑相逢”、“江头春”、“主人今日是行人”等情景,展现了离别前的气氛。而“红袖舞”和“清歌女”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离别氛围。下阙中,作者以三月柳枝、落絮、莺语、花无数等景象,来衬托离别的情感。全词婉约细腻,深情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
李铭_6137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是北宋著名词人张先的一首离别之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初期,即公元960年至1020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张先正值壮年,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朝为官,又辞官回乡。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一种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在《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风雅才情。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北宋正处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尤其是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商业发达,城市繁华,形成了独特的都市文化。这种环境对张先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能够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
李铭_6137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