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郡不能同宪使仓使游灵岩
秋风敲叶漾湖光,两两星华古寺傍。
晓日一川迎使节,晚山十里送归艎。
风流我已非山简,宾客公应念葛彊。
岂是清游本无分,纷纷鴈鹜苦相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微风轻拂树叶,湖面泛起涟漪,星星闪烁在古老的寺庙旁边。清晨的阳光洒满河川,迎接远方的使者,傍晚的山色延伸十里,目送归舟缓缓离去。如今的我早已不再如当年的山简那样风流倜傥,而您也一定挂念着您的朋友葛彊。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清雅游玩无缘相聚,只是那些纷扰的世事让人无奈。
去完善
释义
1. 守郡:负责一个地区的政务。这里指袁说友时任台州知府。
2. 同宪使仓使游灵岩:与监察御史、粮仓管理官员一同游览灵岩山。
3. 秋风:秋天的大风。
4. 敲叶: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5. 漾湖光:湖水荡漾着波光。
6. 两两:一个一个地。
7. 星华:星光。
8. 古寺傍:古代寺庙的附近。
9. 晓日:早晨的阳光。
10. 一川:一条河或一条路。
11. 迎使节:迎接官员的到来。
12. 晚山:夕阳下的山景。
13. 十里送归艎:在十里之外的地方送别归来的船。
14. 风流:此处指美好的风光。
15. 山简:东晋将领,曾担任荆州刺史。这里比喻自己身处高位。
16. 宾客:客人。
17. 公:袁说友的同事。
18. 应念:应该想念。
19. 葛彊:东汉末年隐士,这里比喻袁说友的同事。
20. 清游:清净的游玩。
21. 无分:没有缘分。
22. 雁鹜:大雁和鸭子。这里比喻世俗的纷扰。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守郡不能同宪使仓使游灵岩》,诗人袁说友在诗中表达了对与同事一同游历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同时委婉地表示了自己未能参与到这次游览中的遗憾。首先,“秋风敲叶漾湖光”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湖泊的波光粼粼,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接着,“两两星华古寺傍”表达了夜晚灯火通明的寺庙,给人以神秘而庄重的印象。随后,诗人描述了白天出游的场景以及晚上的返程景象,传达了旅行的美好画面。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参加,看似遗憾,实则透露出对他人的羡慕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说,这首诗富有画感和情感,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守郡不能同宪使仓使游灵岩》出自南宋诗人袁说友之手。袁说友(约1140-1204年)是南宋庆元府慈溪人,历官礼部侍郎、中书舍人等。他的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了他的士人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这个时期正是宋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外患频仍的时期。诗人在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位时,深感朝廷的衰败和民众的疾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在人生际遇上,袁说友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后来又因为政绩卓著而被重新起用。他的一生充满了宦海浮沉,这使得他在诗歌中流露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在这首诗中,袁说友表达了由于公务繁忙而不能与友人一同游览风景名胜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友情和山水的热爱。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宋代文人士大夫喜欢结交好友,共同游览山水名胜,以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然而,由于袁说友时任郡守,公务繁忙,无法抽身与朋友一同游山玩水,这使他倍感失落。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的诗篇,表达了他的无奈与哀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