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新郎·西湖

标题包含
贺新郎·西湖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试问那隐居孤山的林处士,他只是摇头一笑,指向盛开的梅花。唉,这天下的局势,也就不言自明了。
去完善
释义
孤山林处士:指北宋隐士林逋,他隐居孤山,以梅为伴。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以西湖的奢靡景象开篇,通过对比北宋故都的荒凉与南宋临安的浮华,揭示出时代的危机与悲哀。上片描绘了西湖的繁华场景,同时穿插历史典故,如“洛阳花石”“新亭堕泪”,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沦丧的深切痛惜。下片则转入个人情感的抒发,借“磻溪未遇”“傅岩未起”等典故,感叹贤才埋没、国事无人支撑的现状。结尾处,作者借用林逋的形象,以冷峻的笔调点出“天下事,可知矣”,既是对现实的嘲讽,也是对未来的无奈叹息。 全词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既有深沉的历史感,又充满强烈的现实关怀。作者巧妙运用典故,将个人情怀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彰显出一位爱国文人的赤子之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中原大地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而南宋朝廷偏安一江之隔的临安(今杭州)。作者文及翁目睹西湖畔的繁华奢靡,感慨国家命运多舛。作为一名有志之士,他深感复国无望却又不甘沉沦,在这种复杂心境下写下了这首充满忧愤与悲慨的词作。词中借西湖歌舞升平的景象,抒发了对故土沦丧的痛心和对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批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