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
阴崖积雪射寒光,入齿清甘得味尝。
应是山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暗的山崖上覆盖着雪,折射出寒冷的光线, 它进入口中清新甘甜让人想要品尝。
这应该是山神知道游客的心意, 所以用琼浆玉液滋润他们的诗思才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崖边:指悬崖峭壁的山坡边。
2. 积雪:堆积的雪。
3. 取食:采摘食物。
4. 清甚:非常清爽。
5. 赋此:创作这首诗。
6. 阴崖:背阳的山崖。
7. 寒光:寒冷的月光。
8. 入齿:入口。
9. 清甘:清爽甘甜。
10. 得味尝:得到美味品尝。
11. 应是:大概是因为。
12. 山神:山中的神仙。
13. 知客意:了解游客的心意。
14. 故将:所以把。
15. 琼液:形容美好的液体,这里指积雪融化后的水。
16. 沃诗肠:滋润诗歌创作的灵感。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品尝崖边积雪古诗的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诗人以“阴崖积雪”作为背景,突显出寒冷的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接着用“入齿清甘得味尝”描述雪水的口感,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甘甜。而后两句“应是山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则充满想象,寓意山神似乎在理解诗人的愿望,特意献上美味的雪水。全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豪放的性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崖边积雪取食清甚赋此》是南宋诗人张栻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这是南宋相对安定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张栻因为才学出众,得到了朝廷的重用,担任过礼部尚书、侍讲史等职务。然而,他并未沉溺于权力和名利,而是始终关注国家的治理和民生问题。他的诗作中也反映了这一思想,如在这首诗中,他以雪比喻清廉的品质,以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人生的理想。
与此同时,宋孝宗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文化方面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关注国家治理的同时,也乐于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的情志。因此,张栻的这首诗既体现了他本人的高尚品质,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