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少年·飞花时节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
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但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无尽的相思毫无益处,反而让人懊悔当初为何要相遇。
去完善
释义
重帘:多重帘幕;窥帘:从帘后偷看。
去完善
赏析
全词以“飞花时节”开篇,点明时间背景,渲染出一种凄美而惆怅的氛围。“垂杨巷陌,东风庭院”进一步描绘环境,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春意却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之中。接着,“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通过对旧物的描写反衬出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
下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化情感,“叶底歌莺梁上燕”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场景,但这些欢快的声音却成为触发主人公内心哀愁的媒介。“一声声伴人但怨”,将孤独与怨念交织在一起,更显深情。最后两句“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直抒胸臆,将情绪推向高潮,既流露出对爱情的执着,也包含着因爱生恨的复杂心理。
整首词语言清新雅致,意境幽远绵长,情感真挚动人,堪称婉约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朱彝尊作为清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经历过诸多起伏。此词应写于其中晚年时期,那时他或许正面临人生中的离别与思念之苦。在飞花飘零的时节,他独自徘徊在曾经熟悉的巷陌庭院,睹物思人,回忆起过往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人。然而此时, “窥帘人远”,爱人已不在身边,只剩下莺歌燕语相伴,这更增添了他的幽怨之情,以至于发出“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这样深沉而无奈的感慨,将那种刻骨铭心却又无法挽回的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