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寂静无人的地方,我独自倚靠栏杆,看燕子在斜阳中飞来飞去,心中感叹:这就是我们的山河啊!
去完善
释义
六朝:指东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花雨:传说中的天降花雨,此处意为荒凉冷落。
去完善
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衰败的图景,从白门湾到长干里,昔日的繁华已被时间冲刷得荡然无存。“歌板酒旗零落尽”一句尤为凄凉,通过对比突出了现实的荒芜。下阕转入更深的情感表达,以“秋草”“花雨”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同时点明六朝旧事如梦般逝去。结尾两句“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将个人的感伤融入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既有一种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流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忧国怀古的复杂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彼时朱彝尊游历江南,途经南京雨花台。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亲历了明清易代的沧桑巨变。站在六朝古都的遗迹之上,面对残破的城垣与衰败的景致,不禁感慨万千。昔日繁华的秦淮河畔,如今只剩下渔舟唱晚;曾经歌舞升平的长干里,也已荒草萋萋。这份物是人非的惆怅,凝聚成这首意境苍凉的怀古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