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法曲献仙音

标题包含
法曲献仙音
云木槎桠,水荭摇落,瘦影半临清浅。 翠羽迷空,粉容羞晓,年华柱弦频换。 甚何逊、风流在,相逢共寒晚。 总依黯。 念当时、看花游冶,曾锦缆移舟,宝筝随辇。 池苑锁荒凉,嗟事逐、鸿飞天远。 香径无人,甚苍藓、黄尘自满。 听鸦啼春寂,暗雨萧萧吹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漂浮,树影斑驳,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落下的花朵。绿鸟儿在天空中迷茫,粉红的花瓣在清晨显得娇羞,时光流转,万物更替。就如同那个风流才子何逊一般,我们在这里相遇,共度寒冷的时光。总是觉得有些黯然神伤。回想当初一起赏花游乐的日子,我们曾在彩船之上欢歌笑语,共赏碧波荡漾。但如今池苑已成废墟,往事如烟,如同远去的飞鸟。小径荒芜,无人通行,杂草丛生,尘土满地。只听见春天的乌鸦悲鸣,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愁绪。
去完善
释义
1. 云木槎桠:槎桠,树木交错杂乱的样子;云木,高耸入云的树木。这里描述的是高耸的树木参差交错,形象生动。 2. 水荭摇落:水荭,一种水生植物,秋后开红花;摇落,指秋天花朵凋谢的景象。这里描绘了秋天水荭花凋谢的画面。 3. 瘦影半临清浅:瘦影,指水荭花的倒影;清浅,清澈的水面。这句话意思是水荭花在水中投下的瘦长影子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 4. 翠羽迷空:翠羽,翡翠鸟的羽毛,这里代指翠鸟;迷空,在天空中飞舞。这句话形容翠鸟在空中飞翔的情景。 5. 粉容羞晓:粉容,指荷花或芙蓉等花卉;羞晓,指害羞于天亮。这句话是说这些花卉在天亮时显得害羞。 6. 年华柱弦频换:年华,时间;柱弦,指琵琶等乐器的弦;频换,频繁更换。这句话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乐器的弦频繁更换。 7. 何逊、风流在:何逊,南朝梁诗人,这里用作借指;风流,风度翩翩。这句诗是赞美对方的才华和风雅。 8. 看花游冶:赏花游玩,指的是春天外出赏花的娱乐活动。 9. 锦缆移舟:锦缆,华丽的船缆;移舟,移动船只。这是形容乘船游玩的情景。 10. 宝筝随辇:宝筝,精美的古筝;随辇,跟随皇帝的车驾。这句诗描绘了伴随皇帝出游的场景。 11. 池苑锁荒凉:池苑,皇家园林;锁荒凉,陷入荒芜的状态。这句诗是感叹曾经繁华的皇家园林现在变得荒凉破败。 12. 嗟事逐、鸿飞天远:嗟事,令人叹息的事;逐,追随;鸿飞天远,大雁飞向天际远方。这句话是在感慨时光流逝,许多事情都已远去。 13. 香径无人:香径,芳香的小径;无人,没有人的踪迹。这句话描述了曾经繁华的香径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14. 苍藓、黄尘自满:苍藓,青苔;黄尘,尘土。这句话表示小径上满是青苔和尘土,表现出环境的荒凉。 15. 听鸦啼春寂:听鸦啼,听到乌鸦的叫声;春寂,春天的寂静。这句话描述了在春天的寂静中听到乌鸦的叫声。 16. 暗雨萧萧吹怨:暗雨,阴暗的雨;萧萧,风声;吹怨,吹奏哀怨的曲子。这句话意味着在阴雨中传来阵阵哀怨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初冬的景象,通过云木、水荭、瘦影等物象表现出自然环境的萧条和衰败。同时,通过对翠羽、粉容等生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惋惜。词中的“年华柱弦频换”,意味着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此外,词中还提到何逊的风流故事,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词充满了忧伤和哀愁的情绪,通过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实环境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词中的“香径无人,甚苍藓、黄尘自满。”,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荒凉和人世的沧桑,使人心生悲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法曲献仙音》是南宋词人李彭老的代表作品之一,此诗创作于宋光宗时期(约1189-1194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南宋国力日渐衰弱,金国入侵成为百姓民生的一大难题。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文人墨客忧国忧民之情更为强烈。李彭老身为南宋大臣,长期致力于朝政改革、廉政建设,为百姓谋求福利。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使得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充分施展。 在这一时期,李彭老开始转向文学创作,以抒发内心感慨。他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山水、抒发愁绪的词作,其中就包括这首《法曲献仙音》。这首诗通过对仙音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在诗人眼中,那美好的音乐仿佛来自仙境,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世俗的烦恼。这种超脱尘世的境界,正是诗人理想中的乌托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