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水

标题包含
临水
一见心原断百忧,益知身世两悠悠。 江亭独倚阑干处,人亦无言水自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看见对方就立刻消除了我所有的烦恼忧虑,更让我明白我们两人的身世都是飘渺不定的。我在江边的亭子里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人们沉默无言,只有江水静静流淌。
去完善
释义
1. 裴夷直:唐代诗人,此诗是描写个人情感的抒情之作。 2. 心原:心情的根源。这里指的是看到江水和无言的景物,让人心中所有的忧虑和烦恼都消失。 3. 百忧:各种忧虑。 4. 益:更加。 5. 身世:自身和社会地位。这里是说自己的境遇和整个人生的处境都很迷茫。 6. 两悠悠:都非常悠远、迷茫。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命运和生活处境的不确定性。 7. 江亭:江边的小亭子。这里指诗人独自靠在江边小亭子的栏杆上。 8. 独倚:独自依靠着。 9. 人亦无言:人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情感,这里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感。 10. 水自流:江水自然流淌,不受任何影响。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的命运变化,既有对生命规律的尊重,又有对人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赏析
《临水》是唐代诗人裴夷直所作的一首描绘江亭景致的诗。诗人以“一见心原断百忧”开篇,表达了见到江水时心中涌起的感叹。诗人在观察江水的过程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人生犹如流水,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这种感悟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身命运的无奈和飘渺。接下来的两句“益知身世两悠悠”,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于身世的感慨,表明了世事如梦、生命无常的哲学观点。 在接下来的“江亭独倚阑干处”一句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江亭中独自倚靠栏杆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与诗人此前表达的人生哲理相契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最后的“人亦无言水自流”则是对整个画面的完美总结,彰显了诗人的沉思与心境。这句诗将人与水的命运相对比,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水流动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诗人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将个人的感伤和对世界的深刻洞察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这首《临水》成为一首具有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水》是唐朝诗人裴夷直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7年左右,也就是唐朝晚期。 裴夷直是唐宪宗时期的文人,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多次被贬谪。这首《临水》诗就是在他被贬谪期间创作的。 在裴夷直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裴夷直选择了远离政治纷争,寄情山水田园,以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怀。 《临水》诗通过描绘临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诗人的生活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诗歌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