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往后的夜晚,当思念涌上心头时,我的心会随着你骑马离去时扬起的尘土一路追随,也会伴着那追逐着你船只前行的明月,默默相伴。
去完善
释义
泛菊:指饮酒赏菊;吹梅:指吹奏《梅花落》曲;角:古代军中乐器。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开篇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京城相聚时把酒言欢、共赏雅乐的美好画面,“泛菊”“吹梅”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又欢快的氛围。接着笔锋一转,“聚散匆匆”将美好的相聚瞬间打破,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出人生聚散无常、漂泊不定的无奈之感。
下片直抒胸臆,“教人怎不伤情”一句强烈地表达出离别的伤感情绪。“觉几度、魂飞梦惊”进一步刻画这种情绪深入骨髓,以至于在梦中都无法安宁。结尾“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尘随”“月逐”展现出对友人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即便天各一方,这份情谊也如影随形。
整体来看,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由相聚的欢乐到离别的悲伤,再到无尽的思念,层层递进。巧妙地运用各种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离愁别绪跃然纸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彼时刘过寓居临安(今杭州),与友人相聚却又匆匆别离。刘过一生仕途坎坷,虽有壮志豪情却屡试不第,常以布衣身份游历江湖。此词正是他漂泊生涯的真实写照:在秋日的京城,与友人饮酒赏菊、听笛吹梅,短暂欢聚后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惆怅。词中融入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羁旅漂泊中的孤独与思念,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