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史

标题包含
咏史
明皇固英主,开元天下昌。 如何林甫辈,得产无尽殃。 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 华清宫里人如玉,解唤胡雏起东北。 以此策明妃,远嫁犹为迟。 冤哉毛延寿,尽忠人不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陛下是英明的君主,把国家治理得非常繁荣昌盛。 然而为何像李林甫这样的奸臣能够危害国家、遗祸无穷? 国色天香的女子也会给国家带来祸端,她们迷惑了众多不良之人。 在华清宫里的那些美丽女子,她们像玉一样洁白无瑕,却唤醒了来自北方的敌寇。 用这种方式来赞美明妃(王昭君),她远嫁匈奴还是迟到了。 可怜那毛延寿啊,他忠诚地工作,可世人对他并不了解。
去完善
释义
《咏史》是唐代诗人唐士耻的作品。以下是诗词中的词句注释: 1.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朝第五代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 2.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时间跨度为713年至741年,这一时期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3. 林甫:指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字林甫,唐朝权臣,曾任宰相,被后世视为祸国殃民的奸臣。 4. 国色:指杨贵妃,她是唐玄宗的宠妃,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5. 四海慝:指来自四面八方的邪恶之人。 6. 华清宫:唐朝皇家温泉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7. 胡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这里可能指安禄山,他是唐朝的节度使,后来发动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8. 明妃:指王昭君,西汉时期著名美女,嫁给匈奴单于,成为汉朝与匈奴和平交往的象征。 9. 毛延寿:汉代宫廷画师,因给王昭君画像时故意把她画丑,使得王昭君未能入选汉元帝的后宫,后被民间传说认定为忠心为国的人物。
去完善
赏析
《咏史》这首唐代诗作通过对比与暗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首联以明皇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开篇,以衬托下文“林甫辈”的祸国殃民。颔联则将“国色”比喻成美女,指责她们误国的罪责。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华清池中美女如云的场景,暗示宫廷中的骄奢淫逸之风。尾联则以毛延寿为例,提醒世人不能忽视忠臣良将的奉献。全诗言辞犀利,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历史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史》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759年至761年之间,此时正值唐朝中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深重。杜甫因生活所迫,离开长安,辗转于甘肃、四川一带。这段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期,杜甫的人生际遇十分坎坷。他曾先后遭遇战乱、饥荒和家庭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然而,正是这些磨难使他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民间的疾苦,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也是杜甫创作这首《咏史》的重要原因。当时,唐朝的国力逐渐衰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严重,导致民不聊生。杜甫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对国家的现状和人民的苦难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来揭示现实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