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胡经仲即事二首

标题包含
和胡经仲即事二首
雨脚转前湾,烟蓑带雨还。 清诗陶野色,薄色散愁颜。 檐鸟下苔径,溪云媚屋山。 世途方扰扰,谁得似君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吴芾"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雨滴飘洒在弯曲的湖岸,披着烟色雨衣的人悠然归来。 清新的诗句描绘了田野的美景,淡淡的颜色驱散忧愁。 屋檐下的鸟儿在长满青苔的小径上漫步,溪水中的云朵轻轻抚摸着山间的房屋。 世间的纷扰之中,谁能像你这般悠闲呢?
去完善
释义
1. 雨脚:连绵不断的细雨。 2. 前湾:前面的水湾。 3. 烟蓑:烟雨中的蓑衣。 4. 清诗:清新的诗歌。 5. 野色:田野的景色。 6. 薄色:淡妆。 7. 愁颜:忧愁的面容。 8. 檐鸟:屋檐下的鸟儿。 9. 苔径:长满青苔的小径。 10. 溪云:溪水边的云彩。 11. 屋山:房屋后的山峦。 12. 世途:人世间的道路。 13. 扰扰:纷乱的样子。 14. 谁得似:谁能像……一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宁静田园生活的诗篇,通过细致观察自然景物与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雨脚转前湾”、“烟蓑带雨还”两句以雨中景象为引子,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紧接着的“清诗陶野色”、“薄色散愁颜”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借由诗意描绘了野外风光,让忧愁逐渐消散。而后,“檐鸟下苔径”、“溪云媚屋山”两句生动地呈现了鸟雀跃过苔藓小路,云雾环绕房舍山间的静谧图景,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两句“世途方扰扰,谁得似君闲”则以一个反问的方式点明主题,在喧嚣的世界里,谁能像诗人一样拥有这份闲适与宁静呢?整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胡经仲即事二首》是南宋诗人吴芾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当时金国入侵中原,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战乱频繁。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吴芾作为一名官员,对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知县、监察御史、尚书郎等职务,对民间疾苦和国家形势有深刻的了解。他主张抗金,恢复国土,但朝廷的腐败和软弱使他深感无力回天。 吴芾的好友胡经仲也是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他们的友情在共同抵抗外敌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这首诗就是他们在一次聚会中,有感而发,互相唱和的作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