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
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云和黄鹤的故事已成为过去,为什么只有当年的丁令威被提及呢?他在山洞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改变,再次来到人间时,发现子孙也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悠扬的笛声打断秋天江河的宁静,月光从天空洒下,夜晚的时光在悄然流逝。我在这个时刻大醉倚楼,呼唤着费沱的到来,我们在这蓬莱山下欣赏着夕阳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古代“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传说曾有仙鹤在此飞过,因以为名。
2. 白云黄鹤:指黄鹤楼的传说。据传,仙人子安乘鹤经过此地,曾在楼上休憩。
3. 丁令威: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相传他在昆仑山学道千年后化鹤归来,在人间逗留了一段时间后,又飞到蓬莱山去了。这里用丁令威的传说比喻黄鹤楼的历史沧桑。
4. 洞里:指桃花源等隐逸之地,这里用来形容黄鹤楼的幽深与宁静。
5. 朝市改:指世事变迁。
6. 笛声吹断:形容笛声嘹亮,响彻夜空。
7. 秋江:秋天的江水,这里用以描绘江面的平静与辽阔。
8. 月影飞来:形容月光洒在江面上,仿佛月亮从天空飘落到水中。
9. 夜漏稀:指夜深时分,时间渐渐流逝。
10. 大醉倚楼:形容诗人在醉酒状态下倚靠在黄鹤楼边。
11. 呼费沱:指呼唤酒友一起畅饮。费沱,一种美酒。
12. 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以象征黄鹤楼的高远。
去完善
赏析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是一首描绘黄鹤楼景观的古代诗歌。诗人通过对白云、黄鹤的描绘,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感情。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比丁令威的故事,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沧桑。诗中的“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江景和夜晚的月光,为整首诗增添了几分静谧与凄美。最后,诗人以大醉倚楼的姿态,呼唤费沱(传说中的仙人),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厌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白玉蟾生活在战乱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国土分裂,政权不稳,民生疾苦。这种社会背景对白玉蟾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创作《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时,白玉蟾可能受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风气的启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诗篇中也有所体现,如《夜读山海经》、《夜泊牛渚怀古》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