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
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 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饶节,字德操,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饶鲁是当时著名的学者。饶节年轻时曾入仕为官,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从此开始潜心研究学问,尤其擅长诗词和书法。 他的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瞬间有个凉亭在春天里抵御寒冷,每年都在雪地里撑着拐杖欣赏。不知道谢先生写诗的地方,和王家比起来如何。
去完善
释义
1. "顿有亭":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地方或者某个地方的名亭; 2. "春耐寒":春天不畏严寒; 3. "年年":每年; 4. "扶杖":持杖,手持拐杖; 5. "雪中看":在雪地里观赏; 6. "不知":不知道; 7. "谢子":作者的好友谢无逸,此处的"子"是对朋友的尊称; 8. "题诗":在物体上写诗或诗词; 9. "比得":比较,相比; 10. "王家":这里可能指的是王羲之,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其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1. "第几般":第几种类型,此处也可能是指书法的美妙程度。
去完善
赏析
饶节的这首《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盼。“顿有亭前春耐寒”一句中,诗人以“顿有”一词表达了对春天突然来临的惊喜之情。同时,“耐寒”二字则突出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盛开的坚韧品质。 “年年扶杖雪中看”这一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每年都会在雪中手持拐杖欣赏梅花,表现了其对梅花的钟爱和赞赏。这种热爱之情使得诗人即使年事已高,也仍然坚持欣赏梅花,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诗人提到自己对梅花的赞美或许无法与王家的赞美相比,流露出谦虚的情怀。然而,正是这种谦逊使得诗人更加真诚地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饶节,北宋著名诗人,其《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作于宋仁宗时期(1022-1063年)。此时,中国北方边境受到辽金等外族侵扰,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文学和艺术的创作风格亦受到影响,表现出深重苍凉之感。 诗人在这一时期人生际遇颇富波折。一方面,他醉心功名,曾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然而却未获官职。另一方面,他与朋友谢无逸交往甚密,相互砥砺诗歌技艺,闲暇之余在山水田园间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感慨,抒发自己坚守气节、情操的高尚品质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