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游潼川将访魏城令君李仲明而不果作此寄之

标题包含
予游潼川将访魏城令君李仲明而不果作此寄之
骨肉缠恩爱,友朋缀情义。 于君若兼之,何生结此契。 朅来东川游,咫尺桃李县。 引车意甚决,牵衣事辄挽。 我如空中云,随风出岩岫。 又如波上舟,东西听水手。 有心不能酬,富贵那可必。 富贵吾不愿,此见未宜失。 裁诗说相思,过鴈或堪托。 鴈能见君子,嗟予鴈不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亲人间的深情,朋友的友谊。 您把两者都拥有了,为何要执着于结下这情谊呢? 曾经去东边游玩,离那桃花县并不远。 决心驾车前往,却被琐事牵绊住。 我就像天空中的云朵,随风飘荡在山脉和峰洞间。 又像波浪上的小船,随着潮水的方向漂泊不定。 我心中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荣华富贵并非必然。 我不追求富贵荣华,这样的机会也不应错过。 我将思念之情寄托在诗篇之中,或许大雁可以替我传递这份情意。 大雁能见到远方的君子,可惜我的大雁无法做到。
去完善
释义
1. 潼川:古地名,即今四川省三台县; 2. 魏城:古地名,位于今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 3. 李仲明:人名,作者的朋友; 4. 于君:对于您来说; 5. 若兼之:像并集一样; 6. 何生:为何生活; 7. 契:友谊; 8. 朅来:从前的意思; 9. 东川:位于四川盆地北部; 10. 桃李县:指汉代的南郑县,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 11. 引车:驾驶车辆; 12. 意甚决:意志坚定; 13. 牵衣:亲人之间的牵挂; 14. 事辄挽:事情会挽留; 15. 岩岫:岩石突起的地方; 16. 波上舟:江上的船; 17. 听水手:听从舵手的安排; 18. 有心不能酬:有意愿却无法报答; 19. 那可必:无法确定; 20. 裁诗:写诗; 21. 过鴈:过路的雁; 22. 或堪托:或许可以托付; 23. 见君子:见到有德之人; 24. 嗟予:感叹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是诗人李流谦表达与友人李仲明之间深厚感情的诗篇。首联“骨肉缠恩爱,友朋缀情义”表达了亲情的依赖和友情的牵挂。在李仲明身上,这两者似乎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诗人随后用“引车意甚决,牵衣事辄挽”描绘了虽然近在咫尺,却未能与之相见的遗憾。诗人以云、舟自喻,表示自己像云一样在空中飘荡,像舟一样随波逐流,表达了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守信念,拒绝追求富贵荣华,体现了高尚的节操。最后,诗人通过寄鸿雁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李流谦写下了这首《予游潼川将访魏城令君李仲明而不果作此寄之》。 当时,李流谦因官场黑暗,壮志难酬,对现实产生强烈的忧虑和悲愤之情。他在诗中表现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担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流谦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与朋友相见的迫切心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