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岁归王官谷
家山牢落战尘西,匹马偷归路已迷。冢上卷旗人簇立,
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
1. 家山:指作者的家乡王官谷。
2. 牢落:荒凉冷落的样子。
3. 战尘西:指战乱地区西部,这里应该是指当时战乱频发的唐朝西部边境。
4. 马匹:单指马,马在这里作为交通工具,用来比喻作者独自归乡的情景。
5. 偷归:偷偷地回乡,表达作者不愿意在乱世中卷入战争的心情。
6. 路已迷:形容路途艰难,迷失方向。
7. 冢上卷旗:指墓碑上的刻字。
8. 人簇立:指人们围绕而立,这里是形容墓前的人们神情肃穆。
9. 将取一壶闲日月:借用“闲日月”指代安静的时光。
10. 长歌:指的是作者高歌一曲。
11. 武陵溪:古代桃花源的所在地,被后人引申为隐逸之地。
去完善
赏析
《丁未岁归王官谷》司空图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归隐之心。首句“家山牢落战尘西”展现了家园因战争而变得破败不堪的景象,诗人对此深感忧虑。次句“匹马偷归路已迷”传达了诗人独自骑马回归故乡的迷茫心情,表达了其对战争的厌倦和逃离的决心。接着,“冢上卷旗人簇立”刻画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凸显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过上宁静生活的愿景:“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这里的“一壶闲日月”象征着诗人渴求的隐居生活,而“长歌深入武陵溪”则表达了对桃花源般避世之地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丁未岁归王官谷》是唐代诗人司空图于公元887年(唐僖宗中和三年)所作。这一年,长安发生了战乱,司空图决定辞官回乡,回到了位于王官谷的家乡。他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走向衰落,宦官当权,朝政混乱。司空图虽然身处乱世,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肯与权臣同流合污。他曾多次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但每次都被迫辞官回乡。他的这种高洁品质,使他在诗坛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在《丁未岁归王官谷》这首诗中,司空图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无奈和感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司空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