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戏彦达思归
月窗明素练,风榻浄飞沙。
饮极樽无绿,更长烛自花。
感时忧未散,得句喜能夸。
莫寄思归语,粧寒损鬓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洁白的窗帘上,微风吹过床铺扬起轻盈的飞沙。
杯中酒已尽却未见绿色,烛光映照着漫长的夜色独自开花。
感慨时事忧虑挥之不去,得到佳句又喜不自禁。
请勿寄托思念故乡的话语,因为寒意会让你梳理头发时损伤你的鬓角。
去完善
释义
1. 月窗:月光照进的窗户。
2. 明素练:明亮的白色绸缎,比喻月光。
3. 风榻:指供人休息的长榻。
4. 浄飞沙:使飞沙变得洁净。
5. 饮极樽无绿:形容饮酒过度导致杯中的酒失去绿色。
6. 更长烛自花:形容蜡烛燃烧的时间很长,火焰自行闪烁。
7. 得句:获得诗句或佳句。
8. 妆寒:冬天寒冷的时候化妆。
9. 损鬓鸦:损害头发的颜色。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思乡情感的词作。开篇以明亮的月光和清爽的风榻展现出作者所处的环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紧接着描述饮酒的愉悦与时间的漫长,用蜡烛燃尽的形象来表达对时间的感慨。下阕则转向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忧虑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得意。最后两句告诫读者不要将思乡的愁绪传递给他人,因为这会使人在寒冷中感到更孤单,甚至损害自己的容颜。整首词情感丰富,情景交融,展现了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戏彦达思归》是南宋文学家、诗人张纲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165年前后。
在那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金国称臣纳贡,虽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但也失去了北方大片国土,这是南宋时代典型的政治背景。而张纲此时正任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通判,他对国家的命运十分关注,对朝廷的懦弱感到不满和痛心。
在个人生活上,张纲此时远离家乡,任职在外,他怀念故土,感叹人生无常。他的朋友彦达也在这时因厌倦官场生活,萌发了回乡的念头。因此,张纲写下了这首《次韵戏彦达思归》的词,以表达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