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日暮

标题包含
日暮
地偏车马静,门闭水云深。 野艇收晴网,村舂续暮砧。 危肠逢酒怯,病骨畏寒侵。 又见鸦归尽,谁赓梁甫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纲(108-151年),字文纪,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张纲年轻时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品德,被举荐为孝廉,后来担任了郎中、侍御史等职务。在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地点偏远,车辆与马匹都显得宁静;门扉紧闭,水面上的云朵似乎愈发深邃。阳光渐渐明朗,河面上的小船开始收网;村庄里的石磨声此起彼伏,如同暮色中的砧声。饥饿时遇到美酒让人畏怯,虚弱的躯体总是感到寒冷的侵袭。看到乌鸦纷纷归巢,又有谁能和我一起朗诵那《梁甫吟》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地偏:地理位置偏远。 2. 车马静:指人烟稀少,车马稀少。 3. 门闭:家门紧闭。 4. 水云深:指山水景色幽深。 5. 野艇:小船。 6. 收晴网:指渔民在晴天收网。 7. 村舂:乡村里的舂米声。 8. 续暮砧:傍晚继续捶捣衣物的声音。 9. 危肠:脆弱的心灵。 10. 逢酒怯:喝酒时感觉身体不适。 11. 病骨:生病的身体。 12. 畏寒侵:感到寒冷侵袭。 13. 鸦归尽:乌鸦归巢。 14. 赓:续写,继续创作。 15. 梁甫吟:古乐府曲名,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民歌。
去完善
赏析
《日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忧虑。首联“地偏车马静,门闭水云深”写出了诗人所居之处的偏远和宁静,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颔联“野艇收晴网,村舂续暮砧”则以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颈联“危肠逢酒怯,病骨畏寒侵”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需要保暖与调理。尾联“又见鸦归尽,谁赓梁甫吟”则以鸦归之景,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自己难以找到知音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体现出诗人的才情与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暮》是唐代诗人张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正值唐朝中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局面。然而,随着皇帝的逐渐疏于朝政,宦官专权和土地兼并等问题日益严重,民间疾苦日益显现。 在这个时期,张纲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在朝为官,但因为对朝廷的腐败现象不满而辞官归隐,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田园生活为主,展现了他在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中所获得的解脱和满足。 同时期,唐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对张纲的影响也颇深。唐代的文人墨客热衷于饮酒赋诗,抒发心中的感慨。而张纲则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此外,唐代的佛教文化也对张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