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前人还都

标题包含
送前人还都
蜀道将输茂绩成,远人安靖岁丰盈。 发施号令岷山峻,除去贪婪锦水清。 一旦赐环来日下,九秋乘驿度云程。 朝廷礼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抃(998年-1062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文学家,以清廉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 赵抃于宋真宗咸平年间中进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右司谏、尚书都官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川要道的建设和繁荣,让远方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丰收之年充满喜悦。发布命令整治岷山的险峻,除去贪欲使锦江河水清澈。有朝一日,有机会得到朝廷的重用和信任,秋天时节,乘坐驿站的马车穿越云端。在荣耀中回归朝廷,亲眼见证我们的皇帝宣讲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蜀道:指由四川通往中原的山路。这里是借代用法,代表整个四川地区。 2. 将输茂绩成:意思是即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将输”表示将要实现,“茂绩成”形容成果丰富。 3. 远人安靖:远方的百姓安定下来。这里“远人”指远方的人民,“安靖”是指生活安稳。 4. 号令:政府发布的命令或法规。 5. 岷山:位于四川省西部的一座山脉,这里用岷山代指四川地区。 6. 赐环:指被赦免召回的人回到朝廷。 7. 九秋:秋季,古人习惯以“九”来形容秋天,如九天、九秋等。 8. 乘驿度云程:乘着驿车走过漫长的路程。 9. 云程:比喻遥远的路程。 10. 朝廷礼盛:朝廷举行盛大礼仪。 11. 吾皇:指皇帝,这里用来尊称对方所在国的皇帝。 12. 讲太平:讲述国家的平安稳定。
去完善
赏析
赵抃的《送前人还都》以五言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回京的心情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期许。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蜀地风光图。同时,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国家治理的期望,传达出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人文关怀。 首联“蜀道将输茂绩成,远人安靖岁丰盈”,诗人以蜀道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蜀地治理成果的肯定。在这里,诗人通过“茂绩成”和“远人安靖”这两个词组,强调了蜀地在治理下的繁荣景象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同时,“岁丰盈”一词则暗示了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稳定。 颔联“发施号令岷山峻,除去贪婪锦水清”,诗人继续通过对治理者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在这里,“发施号令岷山峻”一句,诗人用岷山的峻峭来形容治理者的果断决策和领导才能,展现了治理者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而“除去贪婪锦水清”一句,则通过锦水清澈的形象,表达了对治理者消除贪腐、净化政治生态的期望。 颈联“一旦赐环来日下,九秋乘驿度云程”,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离别和对未来重逢的期许,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在这里,“赐环来日下”意味着友人的离去,而“九秋乘驿度云程”则预示着友人在未来的某日将会再次回到诗人身边。这种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和期待。 尾联“朝廷礼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诗人通过对友人荣归朝廷的热烈祝贺,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在这里,“朝廷礼盛”和“荣归好”两个词组,表达了对友人归朝的诚挚祝愿和对国家治理成果的认可。而“亲见吾皇讲太平”一句,则通过描绘友人亲见皇帝宣扬太平盛世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前人还都》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在创作此诗时,赵抃刚结束三年的四川巡抚任上,此次卸任的原因是因为治理有方、政绩显著,被调回京城担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他与友人依依惜别之际,有感而发地写下了这首表达离愁之情的佳作。 同时期,北宋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目的是纠正积贫积弱的现象,增强国家实力。然而,由于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这次改革最终未能成功。然而,这种改革的精神和对国家富强的期望却激励着许多像赵抃这样的士人投身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