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独乐园

标题包含
题独乐园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 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鄙夫杖藜访公隠,步无石砌登无阁。 堂卑不受有美夺,地僻宁遭景华拓。 始知前辈稽古力,晏子萧何非妄作。 细读隶碑增慷慨,端正似之甘再拜。 种药作畦医国手,浇花成林膏泽大。 见山台上飞嵩高,高山仰止如公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范仲淹有先忧后乐的壮志,而司马光则有独自快乐的超脱。这两位前辈神仙,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都能得到人们的尊敬。我徒步访问了他们的隐居之处,没有石板路也没有高楼,只有简朴的小屋和宁静的环境。这里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让人深感敬佩。我终于明白,古人对历史的探索是如此的努力,无论晏子还是萧何,他们的事迹都不是空穴来风。看着那篇隶书的碑文,我更是感到激动不已,它让我想起了范先生和温先生的英勇事迹,我再次向他们致敬。在这里,司马光种植草药、浇灌花卉,他的善行就像是大自然的恩惠。站在山顶上,看着嵩山的高峰,心中不禁生出敬意,就如同看到司马光的模样。
去完善
释义
1. 题独乐园:这首诗的题目是“题独乐园”,这里的“独乐园”是指宋代政治家、文人欧阳修的故居园林,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2. 宗泽: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抗金将领,也是一位文学家。他是这首诗的作者。 3. 范公:指的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他的谥号为“文正”,故称范公文正公。 4. 温公:指的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他的谥号为“文正”,故称司马温公。 5. 二老:指范仲淹和司马光两位先贤。 6. 出处间:这里指人生选择,出自《周易·系辞上传》中的“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7. 殊涂同归:比喻不同途径,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出自《庄子·大宗师》中的“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矣,而劓汝以德;舜既已纟吞汝以仁义矣,而劓汝以礼;汤既以割汝以仁义矣,而劓汝以智;孔子既以仁征汝以仁义矣,而劓汝以信。夫然后及出世度人,去皆取先,是肴媒已先天地生也。吾以是狂而不释,劳乎!今之所谓知者,为时而已矣!援物引类,述故穷理,盖旦暮遇之耳,孰有云而不能为终?大败是成,大盈是倾,其可以遂形性,可以为达生,奈何今之人,蓬而餮首,曲而遂流,既蹈险阻,必踬摇篮,如此其无负驰也,猥曰:‘我知之。’吾又惧圣人之祸,深于桀、纣,吾安忍为之!然一世之人,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相与游于恬淡之宇,而相忘于无为之境。悲夫!” 8. 鄙夫:指自己。 9. 杖藜:拄着手杖。 10. 公隠:指欧阳修在独乐园中隐居。 11. 无石砌登无阁:没有阶梯的石阶和楼阁,这里表示景色幽静。 12. 有美夺:这里形容独乐园的美景令人赞叹。 13. 地僻宁遭景华拓:虽然地处偏僻,但是美景如画。 14. 始知前辈稽古力:开始了解到前人的勤奋努力。 15. 晏子萧何:分别指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晏婴和西汉开国功臣萧何,这里比喻范仲淹和司马光。 16. 非妄作:并非虚妄之作,这里赞美范仲淹和司马光的贡献。 17. 细读隶碑增慷慨:仔细阅读石刻碑文,心中更加感慨。 18. 端正似之甘再拜:这里表示对范仲淹和司马光的尊敬之情。 19. 种药作畦医国手:种植草药,治理国家,这里赞美范仲淹和司马光的治国才能。 20. 浇花成林膏泽大:浇灌花草,形成森林,这里形容他们的美德惠及后代。 21. 见山台上飞嵩高:站在观山上,可以看到嵩山的高耸入云,这里表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22. 高山仰止如公在:如同仰望高山一般敬仰他们,就像他们还在世一样。
去完善
赏析
《题独乐园》宗泽的这首古诗生动地描绘了独乐园的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两位先贤(范仲淹和司马光)的敬仰之情。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独乐园的宁静与幽深,同时也借此表达出自己对于古代圣贤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深深感慨。通过对独乐园中的细节描写,如“种药作畦”和“浇花成林”等场景,体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关注民生的情怀。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独乐园》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宗泽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0年前后,正值宋太宗至道年间。在这段时间里,宗泽历经坎坷,先是因家贫无法完婚,后来虽然得以官拜左正言,却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而遭到贬谪。他身处风雨飘摇的北宋晚期,深知民生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统治者的忧患意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因此,《题独乐园》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