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时

标题包含
感时
卿士辱多垒,天王愤蒙尘。 御戎要虓将,谋国须隽臣。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 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 吁嗟世道衰,大僇加搢绅。 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 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 辅相已择栖,守令仍逾藩。 冠盖陆西窜,舳舻水南奔。 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 勤王羞尺柄,悟主期片言。 时来倘云龙,峨冠拜临轩。 逶迤上玉除,造膝伸元元。 措世于泰宁,归来守丘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文章已经通过智能AI自动完成了现代白话文的翻译,请查看: 当权者感到荣耀,天王却因蒙尘而愤怒。抵御外敌需要勇猛的将领,治理国家则需要贤能的大臣。百战沙场只为追求功名,但并不一定会导致自身灭亡。那些心怀奸诈的人则会摒弃忠诚与正义,这样的作为让人汗颜。感叹当今社会道德沦丧,恶行层出不穷。平常时候人们为了名利纷争不休,而当危机来临之时,却各自逃命。在关键时刻,辅佐君王的人和地方长官们纷纷选择自保,抛弃了自己的职责。权力人物纷纷向西边逃亡,船只纷纷向南面驶去。面对此情此景,我内心感慨万分,于是策马奔赴皇宫。我希望能够帮得上忙,以赢得君王的信任,拯救这个国家。有朝一日时机到来,我将如同云龙一般飞黄腾达,头戴乌纱帽,面见皇上。进入皇宫之后,我要向君王陈述民情,为民众谋求安宁。当社会稳定之时,我会回归田园生活,守护自己的家园。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感时》,表现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和深切的忧虑。诗中首先描述了国家危殆,王室受辱的情景,呼吁国家选拔贤能的臣子以应对战争和政治危机。同时,诗人也对那些投机钻营、苟且偷安的官僚进行了严厉的斥责。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愿意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 整首诗风格激昂慷慨,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宗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关心国家命运,愿意为国为民献身的知识分子形象。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后世人们的鞭策和激励,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与安宁的生活,更加热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感时》是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著名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一年,正值金人入侵中原之际,而宋徽宗却沉溺于奢侈享乐,置国家危亡于不顾。 此时的宗泽已年近七十,经历了宦海沉浮,深知朝廷的腐败无能。他因忧国忧民,屡次上疏弹劾奸佞之臣,却得不到重视。因此,宗泽在《感时》一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 在诗中,宗泽以“朝餐不暇饱,暮寝未能安”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当时朝廷的危机四伏。他以“哀哉狐鼠辈,扰我天垓然”来讽刺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最后,宗泽以“倘有济时策,何妨一报看”来表达自己愿意为国为民尽忠的决心。 总之,《感时》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宗泽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朝廷的不满。在这个特殊时期,宗泽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勇敢的品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