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口占
龙兴虎视诧周秦,王气东游作汴京。
阴祝巨灵移此险,大河为堑岳为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新兴强国的注视下,周朝和秦国都感到惊讶,王道之气向东迁移到了汴京。在阴云笼罩之下,巨神祝融移动了这一险阻之地,黄河成为了护城河,而山岳则化作了城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龙兴:即龙脉兴起之地。这里指中国的中原地区,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2. 虎视:形容威风凛凛的神情,表示拥有强大的实力。
3. 周秦:这里指的是西周和东周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
4. 王气:指帝王之气或统治者的气势。
5. 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时期的都城。
6. 阴祝巨灵:指神仙一类的人物。在这里暗示有神秘的神秘力量将河山地形变得更为险峻。
7. 大河:指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8. 堑:护城河。
9. 岳:五岳中的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和恒山。
【翻译】
像龙一样崛起的中原地区,震慑住了周朝与秦朝。皇家的气场向东迁移至汴京。神仙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了地势的险要,黄河成为了护城的水源,群山环绕宛如雄伟的城墙。
去完善
赏析
《马上口占》是一首描绘古代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壮美诗歌。诗人以龙兴虎视形容周秦两代繁荣昌盛,强调汴京的王气以东而来,凸显了该地的重要性。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大河作为护城河、山川作为城墙的壮观景象,表达了汴京雄伟的气势。整首诗歌语言华丽,展现了宗泽对于古代都城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马上口占》是宋代抗金名将宗泽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作于靖康二年(1127年)春末至建炎元年(1127年)初夏,正值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剧变时期。
此时,宗泽在中原地区积极组织抗金斗争,表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情怀。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抗击外侮的决心。
这一时期的宋朝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北宋末年,金军在多次战争中逐步蚕食中原领土,最终在靖康之役攻陷汴京,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初期,虽然建立了新的政权,但内外形势严峻,疆土破碎,百姓疾苦。在这种背景下,宗泽与其他有志之士共同投身抗战,力图恢复河山,挽救国家的危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