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谒华岳

标题包含
谒华岳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 二子为时出,顾我非炳灵。 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 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 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 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 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 我质培塿耳,胸中固峥嵘。 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 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 平居蛰云雷,飞雨溢四溟。 此岂真有之,落笔纷纵横。 发我文物秘,象渠膏泽倾。 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杨赐岳拥有的支持力量,如同严武金天晶。两位英年才俊齐头并进,显然我不是那个灼烁其华的幸运儿。山峰耸立在四方之间,饱含清雅之气。险峻峰峦矗立着千仞之高,它孕育出来的生命有力能推动繁荣昌盛的力量。传颂嵩山之高的歌声响起,人们的预言与常理背道而驰。这一景象就如在摘取玉圭的时候,出现了诡异神秘的情况。曾经的笑料如今让我内心惊讶不已。我体质虽然普通,但胸怀壮志。哪能说华山最高呢?我的山峰更在玉京之上。此处包含了无数的宝藏,红色和碧色交相辉映。平日深藏不露,风云突变、大雨滂沱遍布四海。这难道是真的吗?在笔墨的挥洒间纷繁交错。发掘我国文化的秘密,象渠就像流淌着的滋润土壤的水源。太华山的屹立不倒,而我则在山巅悠然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杨赐:汉代学者杨震,曾任太尉,有“关西孔子”之称。 2. 岳所挺:指华山的高耸入云。 3. 严武:唐代诗人严武,以武功见长。 4. 金天晶:形容华山山顶明亮如镜。 5. 时出:当代杰出人才。 6. 顾我非炳灵:表示我不是杰出的人才。 7. 维岳镇四方:华山独尊,镇压四面八方。 8. 气秀天骨青:华山之气清新脱俗,似青金石般高贵。 9. 嶻嶭:形容华山的险峻。 10. 立千仞:形容华山的巍峨。 11. 力能产公卿:华山孕育了众多优秀人物。 12. 降神咏崧高:嵩山、华山都是重要的神山,可以召唤神仙。 13. 谶纬仍反经:指预测未来吉凶的书籍,也与经典相互参照。 14. 取象到执珪:以象征手法表达诗歌的主旨。 15. 谲怪如洞冥:神话般的描述。 16. 穷奇:传说中的凶兽。 17. 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作者自嘲貌丑而文采出众。 18. 培塿:小土堆,这里用来自谦自己才华不够。 19. 胸中固峥嵘:我的内心却有自己的崇高理想。 20. 摩玉京:比喻自己的雄心壮志可以攀登顶峰。 21. 丹碧参瑰琼: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交相辉映。 22. 平居蛰云雷:平时深藏不露,不为人所知。 23. 飞雨溢四溟:像骤雨般喷涌而出,散发光彩。 24. 此岂真有之:这些并非真正存在的事物,只是诗意描绘。 25. 落笔纷纵横:创作时自由挥洒笔墨。 26. 发我文物秘:揭示我心中的文化遗产。 27. 象渠膏泽倾:表达我丰富的想象力与才情。 28. 太华屹不摇:华山稳固如山。 29. 我山身载行:表示我自己也会慢慢成长进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华山的诗歌,诗人宗泽以磅礴的笔力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华山的高峻、壮观和神秘。在诗中,华山被比作两位古代的贤人杨赐和严武,彰显了华山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非才华横溢之人,但胸怀壮志,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的愿望。 整首诗以华山的巍峨壮丽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和宏伟的抱负。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华山的云雾、飞雨等景象,暗示了自己的文采和智慧如同这些自然奇观一样丰富多样。最后,诗人以华山和华山的象征意义作结,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像华山一样坚定不拔,始终屹立不倒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谒华岳》是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宗泽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年至1127年,即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尤其是诗词歌赋方面成就显著。 宗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表现英勇,被誉为“民族英雄”。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复杂,宗泽晚年郁郁不得志,最终病逝于任上。 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然而,随着对外战争的增多,国家的军事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宗泽作为一位有远见的将领,深知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谒华岳》,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