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感怀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
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不用府无虚月,藏之斯民裕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关中地区的黄色和黑色土壤,是国家财富的重要来源。
在过去,每亩地收获十分之一,但现在每年却要收取十倍之多。
这导致百姓不得不在每月都向官府缴纳税赋,使得他们生活富裕。
去完善
释义
《旧作感怀》注释如下:
1. 宗泽(?-75年),字汝霖,东汉朝将领,“恂恂君子”一词的创造者。他因忠诚和勇敢而被后世称颂。
2. 关中,指中国陕西省中部地区,西周、秦、西汉、隋、唐等朝代的都城所在地。
3. 黄壤、黑壤,这里指的是黄土高原和黑土地带,分别为关中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4. 邦家,国家。利源,利益来源。这里指农业生产对国家的重要性。
5. 古者,古代。亩收十一,每单位面积收获粮食十分之一。
6. 岁取十千,每年征收粮食十分之一。
7. 府无虚月,官府每月都收税。
8. 藏之斯民裕然,通过税收使人民生活富裕。
去完善
赏析
《旧作感怀》是一首描绘农业与民生富饶景象的古诗,通过对比土地的颜色、产量及分配,展示了国家实力的基础在于农桑富足。在诗人宗泽看来,关中平原的黄壤和黑壤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农民们辛勤耕耘,传统上每亩地产量可达一石米(约合今70公斤),而在诗人所处的时期,亩收竟然达到了十千(约合今350公斤),这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诗人感慨于政府不必依靠田地充实国库,因为藏富于民已经使得民众生活富足无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旧作感怀》是南宋抗金名将、文学家宗泽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左右。
在这一年里,时局动荡不安,北方金国对宋的侵略日益加剧,百姓生活困苦。宗泽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崇高的爱国情操,走上了抗金第一线,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然而,朝廷内部腐败无能,奸佞当道,使得宗泽壮志难酬。他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写下了这首《旧作感怀》,表达了自己对国事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
同时,这个时期正值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宗泽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国家的危机。然而,他的理想却无法在现实当中得到实现,这让他感到无比痛苦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宗泽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和感慨,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崇高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即使身处困境,也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