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上行程尚未过半,南方岁月已经接近尾声。孤舟沿建德而下,江水汇入新安江。靠近大海的山峦经常下雨,山谷深邃地面却早已寒冷。一路走走停停难以安眠,必须尽早抵达子陵滩。

去完善
释义
1. 发锦沙村:以锦沙村作为起点的意思,此处为诗题。
2.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指旅程尚未过半,却已接近年末。
3. 孤舟下建德:在建德江上行船。建德是古代地名,今属浙江。
4. 江水入新安:新安江的江水进入眼前。新安是古代县名,今属安徽。
5.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海边附近山中雨水多,山谷深处天气寒冷得早。
6. 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一路前行寻找合适的停靠地点,必须要在子陵滩处停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建德县(今浙江淳安)和子陵滩(今浙江桐庐一带)的一段旅程,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气候环境和地域风貌。诗歌首联表达了旅途尚未过半,岁月却已接近尾声的感叹;颔联描述了建德至新安江的水域风光;颈联则强调了靠近海边与山区地形带来的风雨和低温环境;尾联则在告诫自己,旅途中必须抓紧时间赶路,尽快到达目的地。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身处旅途中的真切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发锦沙村》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759年,即唐肃宗至德年间。这一时期,正值安史之乱爆发不久,社会动荡不安。
在人生际遇方面,崔颢早年家境贫寒,凭借才华得到玄宗的赏识,但在宫廷纷争中受到排挤,逐渐失意。他曾游历四方,结交名士,见多识广。后来因战乱回到家乡,过上了隐居生活。这期间,他写下了许多描绘田园风光和抒发人生感慨的诗篇。
在历史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由于玄宗晚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等原因,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得国家陷入混乱。然而,这也是文人墨客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一个契机,诗歌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