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曲歌辞。行路难

标题包含
杂曲歌辞。行路难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吹入朝云殿。 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去看来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 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玉墀。 只言岁岁长相对,不寤今朝遥相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颢(704年-754年),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玄宗开元年间,崔颢任太仆寺丞一职。早期,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曾做过《赠王威古》一诗,...查看更多
海阔天空_425209498162765
去完善

译文
您难道没有看到那建章宫中金色的明艳花朵吗?千万枝条轻柔低垂。二三月间,花瓣像雪片一样缤纷。这些美丽的景致,深藏在这深邃的宫殿之中,却难被您得见。晨曦时分,那些艳丽的花朵映照在四宝宫,香气随风飘进朝云殿。 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消退,汉朝的宫女们都喜欢这馥郁的香气,日夜欣赏。她们徘徊树下,心中念念不忘。终于,她们决定把这份美好记录下来,于是便用丝带将花朵轻轻系在梳妆台上。一双双纤细的手忙碌着,却无法将这些花儿完美地再现出来。于是,宫女们相互对视,会心一笑。 突然间,建章宫的夜晚吹起了春风,一朵花儿从枝头跌落,飘落到了长信宫。那里的丽人们看到这朵花,不禁泪流满面。她们想起了那珍贵的树木,如今却难以相见。 回想当初我在昭阳的时候,每天清晨都要折一些花儿,傍晚再将它们放入台阶之上。我曾以为,可以年年与这些花儿长相厮守,却不曾料到今天竟已相隔千里,空留一片遥远的思念。
海阔天空_425209498162765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建章宫:西汉皇家园林,位于长安城外。 2. 金明枝:金色明亮的树枝,这里指花朵繁茂的树木。 3. 拂地垂:形容枝条低垂到地面。 4. 花如霰:形容花朵像雪粒般洁白。 5. 四宝宫: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宫廷。 6. 朝云殿: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宫廷。 7. 春未阑:春天还没有结束。 8. 芬芳:香气四溢。 9. 攀折:摘取花朵。 10. 镜台:古代梳妆台上用于照镜子的装置。 11. 双双素手:形容宫女们手捧鲜花的样子。 12. 剪不成:表示剪不断花朵的美好。 13. 长信宫: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宫廷。 14. 丽人:美丽的女子。 15. 嗟及:叹息无法触及。 16. 我昔初在昭阳时:表示自己曾经居住在昭阳宫的时候。 17. 折登玉墀:折下花朵登上皇宫的台阶。 18. 岁岁长相对:表示每年都会欣赏这些花朵。 19. 不寤今朝遥相思:没想到今天会离它们那么远,心生思念之情。
海阔天空_425209498162765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建章宫中美丽的金明枝条为主题,通过描绘宫女的日常生活和她们对花的珍爱,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朝落寞,进一步强调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丰富画卷。
海阔天空_42520949816276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行路难》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初期,大约在公元700年左右。这个时期,唐王朝逐渐走向繁荣昌盛,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人们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崔颢在这个时期的经历可谓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担忧。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时代,科举制度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但官僚腐败、任人唯亲等问题严重,使得许多有才华的人难以脱颖而出。此外,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严格,贫富差距悬殊,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在这样的背景下,崔颢的《杂曲歌辞·行路难》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心态。
海阔天空_42520949816276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