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夕

标题包含
七夕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崔颢(704年-754年),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才情横溢、意境深远而著称。 在玄宗开元年间,崔颢任太仆寺丞一职。早期,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曾做过《赠王威古》一诗,...查看更多
老饕阿东
去完善

译文
在长安城中的月光如同丝绸一般亮丽,家家户户都在这晚上缝补衣衫。这些华丽的长裙和美丽的佩饰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天上和人间无法相见。皇家宫殿里的夜色愈发深沉,空寂的台阶上萤火虫静静地流淌。就在这个夜晚,班姬的心中充满了忧愁,无法入睡,她仰望星空,直到银河渐渐隐去,才慢慢睡去。
老饕阿东
去完善
释义
1. 长安:唐朝都城,即今西安。 2. 月如练:形容月光如白色丝带般美丽。 3. 持针线:指妇女们在此夜穿针引线,缝制衣物。 4. 仙裙玉佩:指仙女们的服饰。 5. 长信:汉代宫殿名,此处代指皇家宫殿。 6. 深阴:阴影深处。 7. 瑶阶金阁:华丽的台阶和楼阁。 8. 班姬:汉朝才女班昭,曾作《女诫》。 9. 河汉:银河。 10. 斗牛:星宿名,斗指北斗七星,牛指牵牛星。
老饕阿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景象,以长安城中的月亮为背景,展现出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晚上忙着编织针线的场景。诗人将天上的仙女与人间的百姓相提并论,表达出他们在这一天都无法见面的遗憾。接下来,诗人又以宫廷的幽深和夜晚的热闹为例,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节日的氛围。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班姬在这天晚上无法排遣的忧愁,以及她在河边仰望星空、寻找牛郎织女的情景,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浪漫色彩。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生动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老饕阿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七夕的景色和人们对爱情的渴望。据考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玄宗时期(712年-756年)。 在这个时期,崔颢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后来,他受到朝中官员的推荐,得以入朝为官,历任郡守、御史等职。然而,由于他性格耿直,不愿阿谀奉承,所以在官场并不如意。这也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世俗纷争的不满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与此同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在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有着更加自由和宽容的态度。牛郎织女的传说也在这个时期广泛流传,成为了人们心中象征爱情的象征。因此,崔颢在这首诗中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老饕阿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