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干藏

标题包含
干藏
瞿昙老贼口亲屙,馿屎相兼马屎多。 打作一团都拨转,泼天臭恶恼娑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净,俗名李如净,字无垢,号憨山,明朝时期著名高僧。他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释如净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然而,他对世俗功名并无兴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瞿昙老家伙嘴巴亲自拉屎,驴粪和马蹄混合在一起很多。打得难解难分都无法脱身,满天的恶臭让众人烦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干藏:即指佛教禅宗的典籍《五灯会元》,该书是南宋僧人普济编撰的一部禅宗史书。其中记载了禅宗历代传法机缘及其颂古、拈古等事迹。 2. 释如净:南宋末年的一位禅宗僧人,著有《五灯会元》一书。 3. 瞿昙:意指释迦牟尼。在印度语中,瞿昙(Gautama)是佛陀姓氏,此处用以代指佛陀。 4. 老贼:对年老者的贬称。此处用来讽刺释迦牟尼。 5. 口亲屙:比喻人的言语污秽不堪。此处表达的是对释迦牟尼所教导的言论的讽刺。 6. 馿屎相兼马屎多:此处以馿和马屎来比喻事物之混杂、杂乱无章,亦是对禅宗的一些思想观念的贬损与讽刺。 7. 打作一团:形容混乱的局面。 8. 拨转:翻弄、把玩之意。这里表示将各种思想观点混淆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 9. 泼天臭恶:形容恶臭之极,使人难以忍受。 10. 恼娑婆:“恼”意为烦恼;“娑婆”为梵文Saha的发音译,意指现实世界,引申为令人困扰的事物。“恼娑婆”在此处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某些观念的极度厌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的教义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诗中“瞿昙老贼”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口亲屙"是对其讲经的讽刺。而"馿屎相兼马屎多"则形象地表达了佛陀教诲中的美好理想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之间的巨大反差。 "打作一团都拨转"是诗人以戏谑的手法,表达出世间的纷争与混乱,喻指教义的阐释与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境。"泼天臭恶恼娑婆"则是进一步强调了世俗的诸多困扰和烦恼,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超脱之道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干藏》是南宋诗人释如净的一首五言绝句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生命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感悟。下面是一篇关于该诗的简要创作背景及内容分析: 在南宋晚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墨客选择出家为僧以寻求心灵的慰藉。释如净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在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交织的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作品。这首《干藏》便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在南宋末期,诗人释如净长期生活在战乱之中,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忧虑和感慨。在《干藏》这首诗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中难以避免的离别、无奈和愁绪之情。同时,他也暗示了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道理,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值南宋晚期,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有金兵入侵,内有农民起义,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干藏》这首诗是南宋晚期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它反映了诗人释如净在面对人生困境和社会矛盾时的深邃思考和哲理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