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一
幽人一枕梦魂清,风鼓寒潮夜有声。 海色天容本澄静,年来应为不平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悠闲的人儿在梦中神清气爽,夜晚的风吹动着寒冷的海潮发出声响。海洋与天空的景色原本宁静美好,近年来却似乎因为内心的不平而悲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人:指隐士、避世之人。 2. 梦魂清:形容梦境宁静、美好。 3. 风鼓寒潮:风吹动寒冷的潮水。 4. 海色天容:大海和天空的景色。 5. 澄静:平静、清澈的状态。 6. 年来:近年来。 7. 不平鸣:因不平之事发出鸣叫或抗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首联以“幽人”入诗,表现诗人隐居后的心态平和、宁静,听风闻潮显得格外清晰。诗人从内心感到的寂静,通过听觉上的感受(“风鼓寒潮夜有声”)表现出来,使读者也能感受到其内心的宁静。诗人从内心感到的寂静,通过听觉上的感受(“风鼓寒潮夜有声”)表现出来,使读者也能感受到其内心的宁静。 颔联写大海、天空的美景,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威严。诗中用“海色天容”形容大海与天空之美,以及它们的浩渺无际;同时提及“本澄静”,以示自然之美是恒常不变的。但紧接着在颈联说“年来应为不平鸣”,表明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其中暗含讽刺之意。 尾联借助自然界的景象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不公,巧妙地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咏了海天的美景,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光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这一年里,李光因为坚持抗金主张而被贬谪到湖南郴州。在流放期间,他看到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软弱无能,深感忧虑。同时,他也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在诗中,李光以海鸣为喻,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用“夜半潮生千嶂响”来形容海鸣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同时,他也通过“天风吹浪作兴贤”这一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之情。他希望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有更多的人才站出来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李光在南宋时期被贬谪流放期间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在那个时代的人生际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