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定空寺赏梅)
蕊珠宫里三千女。滴粉为春尘不住。月华冷处欲迎人,七里香风生满路。
一枝谁寄长安去。想得韶光能几许。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个关于美丽景色和春天的古诗翻译:
蕊珠宫是美丽仙子的居所,那里的仙子们络绎不绝。她们就像春天里的花朵,不断洒下花粉,使整个宫殿充满了生机。月亮的光芒在寒冷的地方显得格外吸引人,而七里香的气味则弥漫着整条道路。
有一枝鲜花被送往远方的长安。人们想象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所剩无几。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直到天空中的烟雾和云朵都消散无踪。

去完善
释义
1. 蕊珠宫:传说中的仙宫名,这里借指梅花盛开的地方。
2. 三千女:形容梅花众多。
3. 滴粉为春尘不住:形容梅花飘落如粉,堆积在地面上。
4. 月华冷处:月光照不到的地方,这里指梅花生长在较为阴暗的地方。
5. 七里香风: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弥漫在空气中。
6. 一枝谁寄长安去:此处用唐代诗人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中的典故,原句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里是说谁会将这枝梅花送到长安。
7. 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梅花盛开的美景。
8. 玉玲珑:形容梅花的形态美。
9. 醉翁:这里指欣赏梅花的人,即作者自己。
10. 烟空云尽处:形容梅花盛开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

去完善
赏析
《玉楼春(定空寺赏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梅花图。首句“蕊珠宫里三千女”以天宫仙女形象比喻梅花盛开时的繁盛景象,体现了梅花的尊贵和高雅。紧接着的“滴粉为春尘不住”表达了梅花开满枝头,花粉洒落如春尘的美丽画面。
“月华冷处欲迎人”一句展现出月光下梅花的素雅之态,而“七里香风生满路”则勾勒出游人漫步在香气四溢的梅花林间的情景。接下来的“一枝谁寄长安去”让人想象梅花被送至远方长安的景象,“想得韶光能几许”则是感叹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最后两句“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展现了诗人陶醉于梅花的美丽和芬芳之中,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云雾散去,夕阳西下。整首词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传达了珍惜时光、享受自然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玉楼春(定空寺赏梅)》是宋代词人毛滂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145年左右,当时正值南宋初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纷纷寄情于山水园林之间,赏景赋诗,抒发豪情壮志。
在这首词的创作时期,毛滂约45岁左右,正值中年,他曾任台州府通判、杭州府知府等职,有着丰富的从政经历。在政务之余,他也热爱文学创作,尤以词作最为出众。这一时期,他的生活虽然较为稳定,但内心深处仍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都把梅花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借此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毛滂也不例外,他在《玉楼春(定空寺赏梅)》一词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们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