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说话的人不了解智者会保持沉默,这句话是我在道德经中学到的。如果说老子是智者,那么他为什么会写这么多文字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这是一首关于画作的诗。题,题目;唐郑虔,唐代著名文人画家;山居,描绘山景的绘画;说听图,讲述听觉感受的图画。
2. 言者不知知者默:指说话的人不了解沉默的人的智慧。这句话意味着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保持沉默。
3. 老君: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李聃),被尊称为“太上老君”。
4.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假如老子真的很有智慧,那他为什么还要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呢?这里的“五千文”指的是《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著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言者不知知者默”这一观点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认为那些自以为懂得很多的人其实是无知的人,而那些真正聪明的人往往会保持沉默。这种观点与道家思想中的“大智若愚”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诗人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老君(老子)真的是一个聪明的人,为什么他还要写下《道德经》这样一本著作呢?这个问题揭示了诗人对于智慧与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探讨,以及对于人类知识的局限性的一种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而且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唐郑虔山居说听图》是南宋诗人宋高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27年至1162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在经历了几次抗金战争后,局势相对稳定,但在文化方面仍然受到战乱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宋高宗赵构正处于国事繁忙的时期。他在位期间,既要处理国家政务,又要关注国防问题,因此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度可能不如其他时期。然而,宋高宗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他曾多次为文人墨客的诗画作品题诗,以示鼓励。
这首诗所题的《唐郑虔山居说听图》是一幅描绘唐代著名画家郑虔隐居生活的画作。郑虔是唐朝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在绘画、书法、诗歌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幅画的背景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时期,郑虔因避战乱而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清苦但恬静的生活。
宋高宗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郑虔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由于当时国家的政治局势并不稳定,这种向往也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