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垫江先作诗寄郝令君蒙老
盛家山前古雀篱,寒烟冷雨别君时。
后来空作相逢梦,此处端成一笑期。
已听歌谣增喜乐,未闻謦咳祇飞驰。
急须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悬更为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前的盛家山附近有一座古老的雀鸟围栏,我在寒冷的烟雾和冰冷的雨中与你们告别。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是梦想着再次见到你们,而这个地方成了我们笑谈欢聚的时刻。
我听过了你们的歌谣,这增加了我的快乐和喜悦,但我没有听到你们的声音,只知道你们一直在飞速前进。
现在我需要立刻穿上鞋子去迎接那位名叫徐孺的人,那个挂起一张床的人是为了谁呢?
去完善
释义
1. 垫江:今重庆合川区南部。
2. 郝令君:即唐朝的郝梦麟,他曾任合州刺史。
3. 盛家山:在今四川省遂宁市西。
4. 古雀篱:即指稀疏破旧的竹篱。
5. 寒烟冷雨:形容恶劣的天气环境。
6. 空作相逢梦:指心中期盼与友人相见的愿望。
7. 一笑期:期望相互愉快地相聚。
8. 歌谣:指民间的音乐作品。
9. 喜乐:指心情舒畅。
10. 謦欬:指与人谈笑。
11. 飞驰:指快速到达垫江。
12. 倒屣:急速起身迎接客人。
13. 徐孺:这里指隐士。
14. 一榻高悬:用刘备礼贤下士的故事,表达对新朋友的尊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期待重逢的诗篇。开篇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寒烟冷雨”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衬托出离别的不舍。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巧妙地用“后来空作相逢梦,此处端成一笑期”传达出内心的渴望。然后通过“已听歌谣增喜乐,未闻謦咳祇飞驰”描述了在听到友人的消息后内心的高兴,同时也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急须倒屣迎徐孺,一榻高悬更为谁”表达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对重聚的热切期望。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到垫江先作诗寄郝令君蒙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冯时行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在垫江县任职期间创作的。在这之前,冯时行因触怒秦桧而被贬至四川多年。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兴亡,为民请命。
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主战派和主和派相互角力。冯时行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当时朝政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家局势的关切之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