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

标题包含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 老人于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 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 明粧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 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 明年祇应花更奇,岂无方畧留春辉。 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隣之子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风里常见桃李花开,今日却纷纷凋落在风中。 老人对花朵并无太多情感,不必因为它们的生死而或喜或怒。 天空高远,风力强劲,还有急雨冲刷掉残余的香气。 雪地里的歌谣伴随着马蹄声,燕子在新泥旁嬉戏。 明亮的美人儿们竞相绽放,触及花瓣时却感到羞涩仿佛不够纯洁。 芬芳的花朵已经消失在梦境中,只剩下消解烦恼的清凉冰雪。 来年的花儿一定会更加奇特,但有没有办法留住春天的光辉呢? 想要写一首小诗给阿素,只能等待西边邻居家的那个孩子回来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风前:在风吹动的地方;风中。 2. 风尾:风的尾部。比喻远离风向或潮流之处。 3. 天公:古人对天的尊称,常用来指代自然。 4. 湔:洗涤。 5. 雪儿:古代歌曲名。 6. 舞马:跳舞的马。 7. 泥边:泥巴的边缘。 8. 滥觞:起源。 9. 明粧:明亮的妆容。 10. 阳台梦:指男女欢爱的梦境。 11. 冰雪:形容人的品行高洁。 12. 方畧:策略,办法。 13. 短章:篇幅较短的篇章。 14. 阿素:冯时行的友人。 15. 西邻之子:这里指的是阿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李花凋零的诗。诗人通过对比桃李的风华与今时的凋落,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飞舞的花瓣、飘落的雨滴和洁白的李花构成了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诗人以冰雪比喻李花的纯净,又表达出明年李花将更加繁盛的愿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只待西隣之子归”暗示了诗人的期待与盼望。整首诗通过对李花凋零的描绘,传达了岁月流转、人生如梦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这首古诗创作于宋朝末年,大约公元1190年左右。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金国入侵,国家分裂,社会动荡。这个时期的文人骚客往往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诗人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就是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人士大夫。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习文练武,期望报国救民。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未取得好成绩,最终仅被任命为一名地方小官。尽管如此,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始终未曾减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值南宋末期,国家面临严重危机,皇帝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冯时行写下了这首寄托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