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孝立挽词
斯人已矣舟移壑,惆怅九原谁可作。
灵光长与孤月孤,幻化偶随落叶落。
人间好事平生有,留得芬香传万口。
杨侯宅畔蜀江边,霜立梅花醉哀酒。
伯仲如林吾所爱,俯仰十年无一在。
鬓边日月去如飞,老怀不待秋风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些离去的人儿,他们的舟已驶离了江流,即使面对九原那样的广袤之地,又能找到谁来取代呢?他们的灵魂之光如同孤独的月亮,偶尔会跟随着落叶一同降落,留下幻化的痕迹。他们曾拥有过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已消逝;唯有那美好的香气依然流传,被人们称颂不已。在杨侯的住所旁边,我看到了那立在蜀江边的霜中梅花,它沐浴在酒的香味之中,如同沉醉在悲哀的酒酿里。我所钟爱的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们,现在却在人世间杳无踪迹。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的白发已然可见,我这颗曾经向往美好未来的心也不再被秋天的凄凉所动。
去完善
释义
《石孝立挽词》注释:
1. 斯人:指石孝立。
2. 舟移壑:比喻人的去世。
3. 九原:古代中国对皇帝陵墓的称呼,这里指安葬石孝立的地方。
4. 灵光:指石孝立的英灵。
5. 孤月孤:形容孤独。
6. 幻化:指生命无常。
7. 落叶落:比喻生命的结束。
8. 平生:一生。
9. 留香:留下美好的名声。
10. 杨侯宅畔:指安葬石孝立的地方。
11. 蜀江:四川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12. 霜立梅花醉哀酒:形容悲伤之情。
13. 伯仲如林:形容有很多值得尊敬的人。
14. 俯仰:形容时间很短。
15. 鬓边日月: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石孝立挽词》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用以悼念逝去的友人石孝立。诗词整体情感深沉,哀伤而富有哲理。
首联以“斯人已矣舟移壑”起笔,表达逝者已去,令人惋惜悲痛之情。紧接着的“惆怅九原谁可作”则表现出诗人在悼念逝者的同时,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颔联用“灵光长与孤月孤,幻化偶随落叶落”描绘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如同月亮般孤独的光芒,以及如同落叶般偶然的变幻,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颈联“人间好事平生有,留得芬香传万口”是对逝者生平的肯定。他的人生充满了美好事物,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永远流传下去,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尾联“杨侯宅畔蜀江边,霜立梅花醉哀酒”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借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在这个画面中,梅花傲立在霜雪中,它既象征着逝者的高洁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
全诗通过对逝去友人的悼念,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人生哲理,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