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开守解印
穷冬自萧疏,小垒玄云开。
使君掷虎符,行矣何遽哉。
父老相与言,未言心已哀。
自云好使君,抚我如婴孩。
天不为我旱,人不为我灾。
使君今已行,力挽不可回。
举手向父老,听我勿我猜。
赤骥万里足,瑶池倏往来。
伏枥方丈间,何其等驽骀。
丹凤隘寥廓,五湖看如杯。
修羽落樊笼,安得一毰毸。
骥非伏枥姿,凤当翔九垓。
使君禀天秀,磊磊真长才。
峡里三家村,胡为久徘徊。
况与艰运偶,中州涨胡埃。
天子急亲贤,搜访尽草莱。
一麾谅其微,千里良需材。
弃去自腾踏,为国除祸胎。
父老休嗟惜,功勋在云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严冬自然凋零,小屋笼罩在乌云之下。使者接到虎符,出发时刻到了。跟父老乡亲谈论此事,话未出口心中已经满是悲哀。他们都说喜欢这位使者,就像关爱婴儿一样抚慰我们。如今上天没有让我们遭受干旱,人们也没给我们带来灾难。使者已经上路,无法挽留。向着父老乡亲们举手示意,请相信我并无他意。好马能跑万里,瑶池瞬间可至。束手待毙的老马哪能跟它们相提并论?凤凰翱翔在辽阔的天空,五洲四海尽在眼底。神鹰落入樊笼,渴望振翅高飞。好马岂会守在马厩,凤凰应当飞翔在九天之外。使者得天独厚,才华横溢。身处峡谷小村,为何长久徘徊不前呢?更何况正值国难当头,中原地带烽烟四起。皇上急需重用贤能之士,遍寻全国人才。使者身份虽然卑微,但终究要千里寻求栋梁之材。放下顾虑勇往直前,为国家消除隐患。父老乡亲们不必叹息惋惜,历史功勋自会在云台之上铭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穷冬:严冬。
2. 萧疏:萧条,冷落。
3. 小垒:指规模较小的军事防线或防御工事。
4. 玄云:黑云。
5.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6.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分为两半,一半由朝廷保管,另一半交给统兵将领,必须两半虎符同时使用才能调动军队。
7. 行矣:走吧。
8. 遽:急速,马上。
9. 父老:对年老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地方百姓。
10. 婴孩:婴儿,小孩子。
11. 天不为我旱:意指冯时行的治政深得民心,使得当地风调雨顺。
12. 人不为我灾:意指冯时行的治理使民众安居乐业,远离灾祸。
13. 力挽不可回:用尽全力也无法挽留。
14. 听:听从。
15. 勿我猜:不要猜测我的意思。
16. 赤骥:指骏马。
17. 万里足:形容马行走速度极快。
18. 瑶池:传说中天上的仙境,位于昆仑山之上。
19. 倏:迅速。
20. 方丈:佛教用语,指寺庙,也代指僧侣的生活。
21. 伏枥:将马拴在槽上休息。
22. 等:同“等同”,表示等同于。
23. 驽骀:劣马,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24. 丹凤:凤凰的一种,象征着吉祥和高贵。
25. 隘:狭小,狭窄。
26. 寥廓:宽阔,广远。
27. 五湖:太湖及其周边四个湖泊的总称,这里代指江南地区。
28. 樊笼:鸟笼,比喻束缚自由的境地。
29. 毰毸:鸟羽毛散乱的样子。
30. 非:不是。
31. 等:等于。
32. 丹凤隘寥廓:凤凰翱翔在天际之间。
33. 中州:中原地区。
34. 涨胡埃:胡尘飞扬,意指外敌入侵。
35. 天子:皇帝。
36. 亲贤:亲近贤能之士。
37. 搜访:寻找、访求。
38. 草莱:杂草丛生的地方,这里指民间。
39. 一麾:挥手示意。
40. 谅:体谅。
41. 微:卑微,微小。
42. 千里良需材:寻找优秀的千里马。
43. 弃去自腾踏:离开家乡,独自闯荡。
44. 为国除祸胎:为国家除去隐患。
45. 休嗟惜:不要再叹息惋惜。
46. 云台:汉光武帝刘秀曾在这里设坛宴请功臣,后来以此泛指表彰功臣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送开守解印》是南宋诗人冯时行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去的使君(官员)的尊敬和期许。诗中将使君比作千里马、凤凰,赞扬他具有卓越的才能,应当为国家效力。同时,也鼓励父老们不要过于惋惜,相信这位官员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定会建立显赫的功勋。全诗情感真挚,表达委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开守解印》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左右的宋朝初期。当时,中原地区正处于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南北,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后的相对和平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冯时行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后因直言不讳而被贬谪至贵州。然而,他的忠诚和才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最终被任命为贺州知州。在任期间,他提倡节俭、清廉,关爱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在这首诗中,冯时行表达了对自己离任的感慨以及对接任者开守的祝愿。他以“莫嗟岐路有程归”来勉励对方,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珍惜前程。同时,他也提醒开守要谨记为官之本,关爱百姓,将国家治理得更好。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冯时行的人生态度和政治抱负,展现了他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的思想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