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何子应游西山

标题包含
和何子应游西山
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 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 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抓住时机放下拐杖和鞋子,欣赏这迷人的景色,仿佛洗净了尘世的烦恼。 屏风般的岩石敞开了苍白的墙壁,如同巨龙和蟒蛇在拔出古老的大杉树。 水面明亮得可以照出花的倒影,山峰层层叠叠好像在相互竞争谁更高大。 在这里建房子是我宰相的梦想,我应该住在绿色的岩石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何子应:冯时行的朋友,名字为何子应。 2. 西山:此处指四川省的西山,位于成都市西边,有美丽的风景和名胜古迹。 3. 杖屦:手杖和鞋子,这里指的是出游的工具。 4. 胜槩:优美的景色,这里指的是西山的美丽风光。 5. 尘凡:世俗,这里指的是俗世的烦恼。 6. 屏障:屏风,这里指的是山势起伏犹如屏风。 7. 苍壁:青灰色的墙壁,这里指的是西山的岩石。 8. 龙蛇:比喻山中古木的枝杈形状,形象生动。 9. 老杉:古老的杉树,这里指的是西山的古老树木。 10. 水明花并倒:水面波光粼粼,花朵映照其中,形成了颠倒的景象。 11. 山叠玉相搀:山峦重叠,如玉般洁白,相互交织。 12. 卜筑:选择居住的地方。 13. 公相:古代对宰相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冯时行。 14. 翠岩:绿色的岩石,这里指的是西山美丽的自然风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冯时行借与何子应游历西山的机会,领略了那里的美好风光。“乘时休杖屦,胜槩洗尘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认为游览山水可以让灵魂得到净化。 接下来的诗句中,“屏障开苍壁,龙蛇拔老杉”描述了西山的壮观景象:苍松翠竹、蜿蜒的山路犹如龙蛇盘旋,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震撼。 “水明花并倒,山叠玉相搀”则形象地描绘出水中倒影的美景,以及群山之间玉带般的溪流。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中的美丽与宁静。 最后两句“卜筑公相可,吾当住翠岩”,表明诗人渴望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居住,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西山的美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摆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何子应游西山》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冯时行正身处官场,担任临安府教授一职。 在这段时间里,冯时行因才学出众而受到朝廷的重视。然而,他也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游历了西山,结识了何子应等人,共同欣赏自然风光,抒发胸中豪情。 当时,宋朝正处于承平日久、国力相对强盛的时期,文人墨客纷纷以山水诗作为寄托,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冯时行在这首诗中,借游历西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在宦海浮沉中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