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行书事

标题包含
江行书事
扁舟如竹叶,块坐筋脉缓。 起寻筇竹杖,散步午沙暖。 石浄困还坐,江绿污仍盥。 山转孤渚没,岸落细路断。 草色暝烟雾,花树见村畔。 物象总相惬,欲遣诗句管。 诗成自吟哦,两袖春风满。 皛皛日欲暮,我行亦已懒。 聊复唤疏蓬,叠骨作小款。 范蠡定何人,得遂老萧散。 我待功成后,此语正恐诞。 径欲具蓑笠,烟雨随蛮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艘扁舟如同竹叶般细小,独自坐在船板上,精神渐渐舒缓。 起身寻找一根竹制的手杖,在温暖的午后漫步沙滩。 遇到清澈的石头旁就坐下来休息,看到江水绿色泛滥则洗手清洁。 山路曲折,岛屿孤独消失;岸边小路变得细微而断开。 草色与烟雾在暮色中模糊不清,鲜花树木掩映在村边。 大自然中的景象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想要用诗句来表达内心。 写成的诗篇反复吟咏,好像春风灌满了我的衣袖。 明亮的日光即将落去,我也感到疲惫不愿前行。 姑且再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共享宁静的时光。 范蠡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得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等我有朝一日大功告成,再来说这话可能就不合适了。 准备戴上蓑衣和斗笠,跟着那些勤劳的渔民,在这烟雨蒙蒙的江湖畅游吧。
去完善
释义
1. 扁舟:小船。2. 竹叶:形容小船的形状如同竹叶。3. 块坐:独自坐着。4. 筋脉缓:指身体状况不佳。5. 筇竹杖:竹制的拐杖。6. 散步:行走。7. 午沙:地名,位于四川德阳。8. 浄:指石头干净。9. 困:疲倦。10. 盥:洗手。11. 孤渚:孤立的水中小陆地。12. 草色:草的颜色。13. 暝烟雾:昏暗的烟雾。14. 花树:开花的树。15. 物象:事物的形象。16. 相惬:相互满意。17. 欲遣诗句管:想要通过写诗来表达。18. 吟哦:吟咏。19. 两袖春风满:形容诗写得很成功。20. 皛皛:明亮的样子。21. 暮:傍晚。22. 我行亦已懒:指走路感到疲倦。23. 疏蓬:稀疏的蓬草。24. 叠骨:重叠的骨头,指椅子。25. 小款:稍微靠在一起。26.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27. 萧散:自由自在的生活。28. 我待功成后:等待事业成功后。29. 此语正恐诞:这种话恐怕太夸张了。30. 具:准备。31. 蓑笠:古代用于遮雨的衣物。32. 烟雨:细雨蒙蒙的景象。33. 蛮蜑:指少数民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江行书事中的美好画面。诗人以扁舟如竹叶的形象开篇,生动地展示了江边的美景。在诗篇中,诗人通过寻找筇竹杖、散步午沙暖等细节,展现出悠然自得的心境。同时,他还通过观察石浄、江绿等自然景观,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的内心感受。此外,诗人还通过描述山转孤渚没、岸落细路等景象,展现了江行的沿途风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草色暝烟雾、花树见村畔等景色的描绘,表达了物象总相惬的意境。在这一部分,诗人还试图通过创作诗句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慨,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皛皛日欲暮、我行亦已懒等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江行书事的留恋之情。 总之,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行书事》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辽金时代。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分裂,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动荡。 冯时行在这个时期的经历非常丰富。他曾是北宋的一位士人,后来因战乱而被迫离开家乡,成为了南宋的一名官员。在任职期间,他曾多次上疏反对和议,主张抵抗金兵侵略,展现了他的忠诚与勇敢。然而,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南宋朝廷的重视,反而受到了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文人士大夫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关心民间疾苦,呼吁改革政治,抵抗外侮。这种时代背景对冯时行的诗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在这种背景下,冯时行创作了《江行书事》一诗。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通过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揭示,冯时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这首诗歌成为了宋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