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彭山道中

标题包含
彭山道中
劫劫真无谓,迟迟再有行。 断云峰出没,残照水分明。 远意谁能共,长亭空有情。 从今离别梦,逐夜到江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飞逝,毫无意义,行程总是被拖延。 山峰忽隐忽现,夕阳余晖洒在水面上。 远方的思念谁能与我共享?孤独的亭子充满情意。 从此离别的梦,每晚都会来到江城的梦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彭山: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 2. 道中:旅途中。 3. 劫劫:急迫,急忙。 4. 真无谓:实在是没有意义。 5. 迟迟:缓慢,缓慢地。 6. 再有行:再次出行。 7. 断云:片云,孤云。 8. 峰出没:山峰时隐时现。 9. 残照水: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上。 10. 分明:清晰明了。 11. 远意:深远的含义或情感。 12. 长亭:古代路边供人休息的地方,常用于离别场所。 13. 从今:从现在开始。 14. 离别梦:离别的梦境。 15. 逐夜:每个夜晚。 16. 江城:江边的城市。这里指诗人要去的远方。
去完善
赏析
《彭山道中》是一首描绘离别的诗词,通过细致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别离的伤感和不舍。诗人在“劫劫真无谓”和“迟迟再有行”中表达了对离别的不愿,并以此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断云、峰峦、残照等景象,进一步营造了离别的氛围,使其更显得悲壮和忧伤。在“远意谁能共,长亭空有情”中,诗人暗示了离别之后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从今离别梦,逐夜到江城”表达了离别后的情感寄托,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怀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彭山道中》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0年左右,正值南宋初期,国家正处于金国侵略的压力之下,民生疾苦,战乱不断。在这个时期,冯时行的人生际遇也颇受波折,他曾因反对秦桧投降政策而被罢官流放,后又因治绩卓著被召回朝廷任职。 在这一特殊时期,冯时行的诗作往往透露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彭山道中》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描绘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为主,抒发了作者身处困境却仍保有希望的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