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抚属陈行之座上作
云细不成雨,虚从万里还。
卸帆逢故旧,把手话间关。
酒浊消千虑,春新见一斑。
便须开口笑,白发不胜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云层凝聚才能形成雨滴,飘逸的白云飘荡万里终究要返回。
在旅途中偶然遇到老朋友,一起聊聊彼此的际遇。
这瓶浊酒消解了我心中的千般忧虑,春天的新气象让人生出一丝希望。
尽管满头白发,我们依然需要开怀大笑,享受当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夔州:古地名,位于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2. 抚属:所属官吏。这里指夔州的官员。
3. 陈行之:人名,生平不详。
4. 座上作:在宴席上创作的诗歌。
5. 云细不成雨,虚从万里还:形容云彩稀疏,无法形成雨水,但仍然从远方飘来。
6. 卸帆:停止航行,这里的意思是停船靠岸。
7. 逢故旧:遇到老朋友。
8. 把手话间关:手拉手交谈,谈论各种事情。
9. 酒浊消千虑:用浑浊的酒水消除所有的忧虑。
10. 春新见一斑:春天的气息刚刚显露出来。
11. 便须开口笑,白发不胜删:应该开怀大笑,因为白发已经渐渐增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久别重逢的场景的诗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夔州地区的风光和情感。首先,“云细不成雨,虚从万里还”两句描绘了云彩稀疏的景象,暗示了气候的干燥,同时也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渴望。接下来,“卸帆逢故旧,把手话间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相逢的喜悦,手拉手谈论着彼此的生活,流露出深厚的友谊。而“酒浊消千虑,春新见一斑”则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心情,以及对春天新生的期待。最后,“便须开口笑,白发不胜删”则体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白发苍苍,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夔州抚属陈行之座上作》是宋代诗人冯时行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6年,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经战乱,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冯时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他深知民间疾苦,关注国家的兴衰。在这一时期,冯时行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他被贬谪至偏远的夔州,远离了繁华的京城。然而,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冯时行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关心民生,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首诗中,冯时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一个正直文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