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夜

标题包含
春夜
玉楼台畔柳生烟,况是春风杜宇天。 一片月光凉似水,半扶花影上秋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的高楼上,柳树摇曳生姿,犹如烟雾一般美丽;这是春天里杜鹃啼鸣的时节。月光如水般清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动人。
去完善
释义
1. 玉楼:华丽的高楼,此指华美的居所或高楼建筑。 2. 台畔:楼台的旁边。 3. 柳生烟:形容柳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如同烟雾般弥漫的景象。 4. 况是:何况,更何况。 5. 春风:春天的风,这里可以引申为春天。 6. 杜宇天:即杜鹃啼鸣的季节,多指暮春时节。 7. 一片:数量词,表示数量众多的一片月光。 8. 凉似:凉爽如同。 9. 半扶:一半靠在。 10. 花影:花的影子,此处指夜晚月光下摇曳的花的影子。 11. 上秋千:描述花朵随风舞动,如荡秋千一般轻盈飘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玉楼台畔所见的景象。首句“玉楼台畔柳生烟”,通过描绘柳树在春风中的摇曳姿态,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第二句“况是春风杜宇天”,进一步点明了季节,同时借杜宇鸟的叫声,烘托出春天的氛围。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月色之美。“一片月光凉似水”,表达了月光如水的意境,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紧接着,“半扶花影上秋千”,描述了花影在月光照耀下投射到秋千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夜》是宋朝诗人释斯植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夜晚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崇尚追求雅致的生活情趣,而春天和夜晚正是人们欣赏自然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的绝佳时刻。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斯植正生活在当时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在这个繁华的城市中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然而,他的内心却常常涌起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种情感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得到了体现。 当时,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观察春天的夜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