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画斛黄花寒更好。
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
旧恨新愁谁酝造。
带围暗减知多少。
开眼万般浑是恼。
只仗微醺,假寐宽怀抱。
隔屋愁眉春思早。
数声啼破池塘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图画中的菊花在寒冷的秋天里显得更为美丽。人们喜爱繁花似锦的美景,却也被花朵提醒着时光飞逝,催人老去。新旧的悲伤和忧虑又是谁在制造?腰带渐渐宽松,消减了多少腰围的变化。睁开眼睛面对世间纷繁复杂的事务,让人烦恼不已。唯有依靠醉意,暂时忘却烦忧,用昏昏欲睡的状态去抚慰内心的伤痛。隔着房间的忧愁神情,仿佛春天的思念早早到来。那几声哭泣打破了池塘边的宁静,为这幅画卷平添了几分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画斛:画筒,一种装画的盒子。这里指画家描绘的菊花图。
2. 黄花:黄色的菊花,此处指秋日菊花盛开的美景。
3. 人爱花繁:人们喜爱菊花的繁荣茂盛。
4. 被花催老:形容人因欣赏繁华的菊花而感慨岁月催人老。
5. 旧恨新愁谁酝造:指积聚在心中的旧日怨恨和新产生的忧虑由谁来酿造。
6. 带围:腰带的粗细,此处用来比喻腰围的变化,暗示人的身体变化。
7. 开眼万般浑是恼: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让人烦恼的事情。
8. 微醺:微醉的状态。
9. 假寐:假装睡觉。
10. 宽怀抱:放宽心,消除烦忧。
11. 隔屋愁眉春思早:指距离作者房间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忧愁的女子思念着春天的到来。
12. 数声啼破池塘草: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声打破了池塘边的寂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描绘秋季景色为主,下片则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世界。首先,作者通过“画斛黄花寒更好”描绘出一幅秋意盎然的景象,引人入胜。接下来,作者又以“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表达了人们因过度沉醉于花之美而忽略了时光流逝带来的衰老。这种矛盾和冲突使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紧接着的“旧恨新愁谁酝造。带围暗减知多少”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无论是过去的仇恨还是现在的烦恼,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
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眼万般浑是恼。只仗微醺,假寐宽怀抱。”表现出作者试图借酒消愁、放松心情的态度。然而,当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忧伤无法消解时,便转向了周围的环境,试图从别人的生活中寻求慰藉。“隔屋愁眉春思早。数声啼破池塘草。”这句以远处女子的哀愁之声为意象,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是南宋诗人洪咨夔的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1194年)。
在创作这首词时,洪咨夔已步入晚年。他年轻时曾受到理学家朱熹的教诲,主张以儒家思想治国。然而,当时的朝廷并未采纳他的建议,而是采取对外妥协、对内打压的政策,导致民生疾苦。这使得洪咨夔对现实感到失望和痛心。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内外交困,北方金国不断侵扰边境,而国内则矛盾重重,政治腐败严重。面对这样的局势,洪咨夔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词作品来传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