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其二
陶家篱落菊花开,醉拟西风立钓台。
一座良交皆不见,数声燕雁戛云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陶家的菊花开了,我陶醉在这西风中站在钓鱼台上。那些真正的朋友我一个都看不到,只有几声北归的大雁嘎嘎叫着飞过来。
去完善
释义
1.陶家:指陶渊明家,这里泛指农家。
2.篱落:即篱笆,用竹片或树枝等编成的围墙。
3.燕雁:北方的燕子和大雁。
去完善
赏析
《九日 其二》宋白:陶家的篱笆院落里菊花盛开,陶醉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迎着西风伫立在钓鱼台上。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们都已经远离了,只有那几只南飞的燕雁在空中长鸣着飞过云端,给这寂静的秋天带来了一些生气。
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对往昔朋友的怀念。诗中的“陶家篱落”暗指陶渊明,他曾是诗人的朋友和导师,他们的友情深厚而坚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亲朋好友都已离去,只剩诗人独自一人在此处品味着秋天的美好与寂寥。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人生无常、岁月沧桑的无奈。同时,通过“燕雁戛云来”这一生动形象的场景描绘,表现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使得整首诗歌在哀愁之中又透露出一股力量,令人回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 其二》是宋代诗人白创作的一首描绘重阳节的诗篇。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诗人白,正值壮年,他曾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后因故被贬谪,出任饶州刺史。
在这个时期,重阳节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习俗丰富多彩。诗人白身处其中,深感人生无常,于是借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深思。
在《九日 其二》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思考。从诗中的“萸房空自结”和“菊花空自黄”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感慨万分地描述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这种情感与他当时被贬谪的经历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