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 其一
昆岳有佳人,婀娜苍松姿。
金石结根柯,绿叶琼瑶枝。
抱阳炉峰春,毓英巴水滋。
丝苓濯繁霜,清樾摇坤陲。
亭亭拔烟萝,渠厦谁当支。
工师胡弗来,岁寒心自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昆山上有一位美人,她优雅的姿态如同青松。
她的根基坚定,犹如金石般坚固。枝叶翠绿如玉,光彩照人。
在温暖的春日里,她如炉峰般蓬勃,吸取着巴水的精华。
经历风霜洗礼,她依然挺立,宛如丝带舞动,拂过大地。
她独立于世,不需依靠他人,就像那挺拔的烟萝。
为何没有工匠来为她搭建亭子呢?只有她自己知道在这寒冷的季节中保持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昆岳:这里是指昆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2. 婀娜:形容姿态柔美的样子。
3. 苍松:指松树,在这里用来比喻佳人的形象。
4. 金石:金属和石头,这里是比喻坚贞的品质。
5. 结根柯:根系发达,紧紧抓住大地。
6. 绿叶琼瑶枝:绿叶如同美玉般晶莹透亮。
7. 抱阳炉峰春:在阳光的照射下,山峰显得更加春意盎然。
8. 毓英:培育英才。
9. 巴水:指四川省境内的巴江,这里代指四川。
10. 丝苓濯繁霜:丝瓜藤在寒冷的霜降中茁壮成长。
11. 清樾:清凉的树荫。
12. 坤陲:指大地的边缘。
13. 亭亭:高耸的样子。
14. 拔烟萝:拨开烟雾和藤蔓。
15. 渠厦:有沟渠的建筑。
16. 当支:支撑。
17. 工师:工匠。
18. 胡弗来:为什么不来的意思。
19. 岁寒心自知:比喻坚贞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苍松姿态、歌颂松柏品质的古诗。诗中将女性比作苍松,以阳枋眼中看到的松树形象为基础,表达出他对其品质精神的欣赏和尊重。诗人通过描述松树的容貌和成长环境,表现出它屹立不倒、屹立在寒冷冬天中的坚韧精神。同时通过对"亭亭拔烟萝,渠厦谁当支"的描述,展现出他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 其一》是南宋诗人阳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90年至1267年之间,即南宋中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阳枋在这个时期所经历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但不幸遭遇战乱,家道中落。然而,阳枋并没有因此放弃求学之路,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南宋中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儒家思想逐渐复兴,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北方的金朝政权对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得南宋朝廷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阳枋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昆岳有佳人四章寿黄循斋 其一》便是阳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创作的。诗中以“昆岳有佳人”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同时,通过对佳人的描绘,也反映出了阳枋对生活美好和社会和谐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充分展现了阳枋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使其成为了南宋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