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
稽首十方佛,弥陀圣中尊。
方等修多罗,一切法宝藏。
观音及势至,大地菩萨僧。
我以诚信心,刻板并印造。
阿弥陀经卷,及以正信偈。
旋造各一万,施四众受持。
偈以发信心,经以资读诵。
若有每日中,至少诵三卷。
年诵千八十,十年万八百。
况复多诵者,及历多年数。
如是积功德,自然生佛前。
我此万卷经,随所流布处。
极少得一人,诵持生净土。
我愿承此力,决定生彼国。
况复于多人,人亡经复在。
展转相传授,是名无尽灯。
灯灯相照耀,破生死长夜。
显出佛菩提,究竟悉同生。
常寂光净土,持此清净福。
回向奉君亲,我国圣帝王。
及圣后圣位,仁寿各万年。
复育群氓类,我父母眷属。
怨亲非怨亲,咸承胜善根,同生安养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十方诸佛,阿弥陀佛是至尊的圣人。
佛教经典,是一切法门的宝库。
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大地的菩萨。
我用真诚的信仰,刻板印刷这些经文。
《阿弥陀经》以及信仰的正言诗句,共有一万字。
希望四众弟子都能够信奉并且诵读。
诗句用来激发信仰之心,而经文则辅助阅读与背诵。
如果有人每天能背诵三卷经书,一年就有1080遍,十年就是10800遍。
更何况那些诵念更多经文的修行者,历经更长时间的积累。
如此积累的功德,自然会生出对佛的敬仰之心。
我这上万卷的经书,只要能流传到的地方。
至少也能感动一个人,诵念佛经从而升往净土。
我希望借助这样的力量,能够决定性地升往极乐世界。
更何况对这些经书的研究,可以在人间传播,佛经虽然历经岁月,但其意义会代代相传。
这就好像一盏无尽的灯火,照亮了生死轮回的长夜。
让人们明白了佛的真理,最终都会共同升往极乐世界。
在常寂光的净土中,我们可以凭借这纯净的福报。
把它献给君王和父母,愿我们国家有繁荣昌盛的国运。
以及对圣贤之位的皇帝皇后,祝福他们都能拥有长寿安康的生活。
同时也希望养育我们的广大民众,无论我的亲人还是仇人。
都能够接受佛法的指引,共同升往极乐的净土。
去完善
释义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
2. 十方佛:指佛教中的十个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
3. 弥陀圣中尊: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救世主,被尊称为“无量寿佛”或“接引佛”。
4. 方等修多罗:佛教经典中的大乘经典,包括般若、华严、法华、涅槃等经。
5. 一切法宝藏:意为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宝藏,可以指导人们走向解脱的道路。
6. 观音及势至:观音菩萨和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位大弟子。
7. 大地菩萨僧:广大的菩萨僧众,指佛教中的高僧大德。
8. 刻板:指用木板雕刻文字制作书籍。
9. 阿弥陀佛经卷:即《阿弥陀经》,又称《无量寿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
10. 正信偈:正确的信仰诗歌,用以引导信徒坚定信仰。
11. 四众:佛教中的四个群体,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12. 诵三卷:每天至少诵读三卷《阿弥陀经》。
13. 年诵千八十:每年诵读一千零八十卷《阿弥陀经》。
14. 万八百:一万的八分之一,即一千。
15. 积功德:积累功德,即行善事。
16. 生佛前:在佛陀面前出生,即达到觉悟的境界。
17. 无量灯:佛教中的无尽灯,比喻佛法之光普照众生。
18. 常寂光净土: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也叫阿弥陀净土。
19. 奉君亲:尊敬君主和父母。
20. 我国圣帝王:指中国的皇帝。
21. 圣后圣位:皇后和皇妃的地位。
22. 仁寿各万年:祝愿皇帝和皇后都能健康长寿。
23. 群氓类:百姓大众。
24. 怨亲非怨亲:无论是冤家还是亲人,都表示一种平等对待的态度。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出自释遵式之手。诗中叙述作者愿意刻印一万个阿弥陀佛经卷和正信偈,分发给信徒们,希望他们能诵读经典,增强信仰。作者真诚希望以此积累无量功德,并最终实现去极乐世界与佛同生的愿景。同时,他祝愿帝王、家人及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的庇佑,幸福安康,直至圆满解脱。
诗歌的韵律严谨,内容积极正面,传达了强烈的精神追求。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意,寓意着修行的艰难但又能带来巨大的果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理念的坚定信仰。此外,诗歌也显示出作者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对国家社会民众的关爱。整首诗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都堪称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是宋代僧人释遵式创作的一首佛家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的宋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代,佛教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的熏陶和影响。
释遵式作为一位僧侣诗人,他的一生都在修行和传播佛法。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人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吉祥。释遵式以他的智慧和才情,创作出许多优美的佛家诗篇,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众生的慈悲之心。
在《为檀越写弥陀经正信偈发愿文》这首诗中,释遵式通过对阿弥陀佛经的赞美和解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佛陀的敬仰。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的智慧和精神。
去完善